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党课: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看中国优势

党课: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看中国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立场问题说到底是“为什么人”的问题。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今天,让我们一起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谈一谈新格局下,我国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首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呢?《共产党宣言》强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深深地打上了人民性的烙印。时至今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就深刻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两个字更是以86次高频震撼人心。这些话语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属性,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是“人的科学”。因此,人民立场就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那么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有哪些优势呢?我认为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科学发展中,看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形成的政治理论优势

马克思主义是以高扬人民性的旗帜而正式亮相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价值主轴,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

1845年问世的《神圣家族》中,马克思从哲学的高度,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肯定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在全面阐述唯物史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变革社会的两个条件:一是作为物质基础的生产力;二是从事社会生产生活的人民群众。进而指出了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性力量。在之后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由此不难发现,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和政权,是人民的政党和人民的政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形成鲜明对比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现代西方国家已经建成了相当成熟稳定的政治制度,但是资本主义的阶级实质并没有改变。其阶级自带的剥削性必然存在,由此导致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式和内容、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相互对立的矛盾依然存在。在西方的价值立场,人被当成了资本的工具,成为一种经济要素,承担着资本增值的载体的功能,人被物所绑架,劳动者反而成为机器、资本的附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党课: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看中国优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基层小笔杆+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文档素材,服务帮助笔杆子

确认删除?
开通会员
兑换会员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