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市教育工作要点
2025年全市教育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部署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推进教育强市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为X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一、聚焦教育强市建设,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强化教育强市等战略实施。印发教育强市建设规划纲要,研究制订新一轮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等重大项目实施,持续推进全国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改革和新型足球学校建设改革、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等试点(试验)。做好X市“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优化中小学教育设施布局规划,推动开工、续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推进X经济圈、X都市圈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交流,继续建强X经济圈产教联合体,加强信息化手段应用,推动教学资源共享。
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深化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落实相关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分设和专职副书记配备要求,健全学校运行机制。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规范提升,强化基层党支部评星定级动态管理,抓好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落实;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建设,分批选派民办学校党组织书记,择优选派党建指导员;试点建立大中小学党建工作联合体,培育中小学校党建创新案例和在青高校党建创新成果,构建“1+N”党建品牌矩阵。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团干部梯队建设,探索建设学校青工委等青年组织,发挥好联系、凝聚、服务青年的作用。做好少先队、工会、妇联、统战等工作。
3.加大管党治党力度。强化“管业务必须强监管”理念,落实一岗双责,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纪律教育机制,加强警示教育。高质量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培育宣传一批典型学校。动态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深入开展新一轮内部巡察。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强化以案促治。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成果。开展“校园餐”整治“回头看”活动。
4.做好意识形态和教育宣传工作。严格落实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导权。开展“启航教育强市新征程”系列主题宣传活动。选树系列网络宣传精品,建强三级网络宣传员队伍,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积极做好教育舆情监测、回应和处置工作,完善工作流程,强化网上舆情化解。
5.提升机关建设质量。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培树机关优秀党建品牌。创新党建活动形式,推动机关处室与大中小学幼儿园、各类教育基地等联创共建。加强党建阵地建设,打造机关党建“第一课堂”。继续开展机关岗位明星评选,举办青年干部专题读书班,加强年轻干部培训培养。优化机关办文办会办事全过程管理,提高机关运行质效。加强对干部的关心爱护,丰富机关文化生活。做好老干部服务保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
二、深化五育融合,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
6.深入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强化思政课关键课程地位,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建立X市大中小学课程思政实践指导中心,探索思政课教研、教学、实践协同育人方法途径。加强“多彩课堂”大思政课建设,常态化开展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教育,组织开展“立志报国,挺膺担当”主题教育活动。突出育人成效,深化学校德育工作内涵和特色,规范德育活动形式。丰富课程资源,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增强研学实践活动实效。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推进“教联体”建设,优化课程资源供给方式,构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一体的家庭教育资源体系,开展家庭教育志愿服务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丰富“爱润成长”品牌。
7.积极构建“五育融合”育人体系。优化提升全面育人“十个一”项目,培育优质融合课程,试点开展等级式、进阶式评价。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行动,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高3个百分点。实施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完善校园足球培养及竞赛体系,支持学校发展校园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