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村乡村组织振兴发展规划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绘就乡村振兴宏伟蓝图,激发党员队伍建设活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结合XX村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党的XX大精神为主线,以落实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凝聚功能和引领功能为目标,坚持从基础性工作抓起、从基本功练起,以党组织建设带动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以组织振兴促进乡村振兴,着力健全乡村组织体系、制度机制,激发各类组织活力,凝聚乡村振兴的整体力量,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工作。找准党建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最佳切入点,以组织振兴,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人才队伍振兴,促进产业和经济振兴,走出一条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互推互促、同步发展的新路子。
(二)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注重实效。坚持时代发展要求审视基层党建工作,准确把握新时期新形势基层党建工作规律,发扬基层首创精神,把创新贯穿于实施组织振兴的全过程,积极探索新方法,开辟新途径,建立新机制,推动组织振兴深入开展。
(三)联系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紧密结合XX村实际,针对村情村貌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突出抓规范、打基础,抓创建、强能力,抓振兴、促发展,全力打造“党建+”助力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党建工作新品牌。
三、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坚持以党组织建设带动其他组织建设、以组织振兴促进乡村振兴,着力健全完善乡村组织体系,激发乡村各类组织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到XX年,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有效落实,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设施、基本活动、基本保障健全完善,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发展推动力、自我革新力得到充分发挥,村党组织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总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
四、发展规划
XX村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立足“茶产业、自然生态、红色人文”三大资源优势及基层治理先进模式,以茶产业为基础,以乡村旅游为引擎,以茶旅融合为特色,“围绕茶产业,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围绕自然生态,打造诗画田园山水茶村旅游胜地;围绕红色人文,打造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围绕基层组织,打造全国基层党建治理示范基地”四大功能定位,构建“特色农业+自然生态+红色文化+历史人文+教育研学”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排头兵。
1、现代农业示范区
依托村域范围内茶山、茶叶种植优势,立足资源优势,鼓励村内小农户在自愿的情况下,将农户茶园进行流转交由村集体或村组、规模茶企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积极开展有机标准化智慧茶园建设、配套茶园道路、排灌、生物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规模布局有机茶园种植基地、观光体验式茶园、茶鲜叶交易市场、茶叶加工场所(现代化工厂+手工炒茶传统作坊)、茶叶电子商务中心、茶文创展示中心等全产业链建设,将生态茶园转化为绿色经济,打造信阳毛尖现代生态农业示范的样板工程。
2、诗画田园山水茶村旅游胜地
依托村庄地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势,以“秀美茶山▪诗画田园”为主题,积极打造融“山、水、林、茶、湖”为一体的诗画田园乡村,将其打造成为旅游公路节点上亮丽风景线,以“生态旅游、体验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传承”为目的,积极配套旅游服务接待中心、民宿餐饮、教育研学培训中心、茶文化展示展览馆建设,打造最美的诗画田园▪山水茶韵的乡村旅游品牌,叫响区域公共旅游名片。
3、红色文化研学基地
依托红色革命历史背景优势,结合红色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将XX规划为红色文化核心区,谋划建设的医院旧部。XX村作为红军长征途径地,深入挖掘时任XX带领部队在此休整时的革命事迹,开展红色革命遗迹整修维护,拓展以红色研学为主题的党史、爱国主义教育,讲好红色故事,树牢文化自信根基。
4、全国基层党建治理示范基地
以坚持创新和发展新时代“XX经验”模式为举措,依托XX年创建成为省级基层党建示范村基层治理“打造一个平台、强化两项机制、开展三项工作”的“123”经验模式,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不断丰富新时代“XX经验”内涵,全力打造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乡村治理典范,努力建设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并进的平安郝家冲,将其打造成为全国基层党建治理示范基地。
五、总体目标
1、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1)茶园面积稳定在X万亩,标准化茶园占比X%以上;
(2)茶叶年产值逐年增加;
(3)茶叶规模化经营比重逐年增加;
(4)茶叶可追溯比例X%;
(5)茶文化旅游接待人次逐年增加;
(6)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带动效果明显;
(7)新型经营主体逐年增加。
2、乡村生态宜居方面
(1)生活垃圾处理农户覆盖率达100%;
(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100%;
(3)完成庭院整治农户占比逐年增加;
(4)村庄森林覆盖面积稳定不变;
(5)各村组卫生厕所普及实现全覆盖;
(6)茶园农药化肥减量施用量每年减少X%;
(7)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及风貌走在全省前列;
(8)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全面落实;
3、乡风文明方面
(1)创建成为省级文明村;
(2)X个村组有各自代表性的文化墙、景观造型等文化风貌宣传;
(3)每季度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
(4)每半年开展“好公婆好儿媳”、“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有好人榜、道德红黑榜;
(5)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推动移风易俗;
(6)每村建成有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7)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利用走在全市前列;
(8)村内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
(9)80岁以上老人得到妥善养老。
4、乡村治理方面
(1)坚持党管农村,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2)村两委班子专业能力强;
(3)“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警”配备率100%;
(4)无吸毒、卖淫、拐卖妇女儿童等违法犯罪行为,无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无“村霸”等黑恶势力;
(5)有稳定可靠的新型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5、村民增收方面
(1)在人均收入X万元的基础上,每年保持X%递增;
(2)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低保,特困人员救助、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六、预期效果
1、生产美、产业强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中将其列为茶旅融合发展区,茶叶种植为优势产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及一村一品示范创建,规划后期由村集体将各村组山林地及茶园进行集中统一流转,发展智慧茶园建设、观光茶园,积极开发夏秋茶、就地拓展餐饮、民宿、茶文创、手工制作等休闲旅游,以茶叶为主线,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多渠道增加茶农收益,示范带动周边村庄产业发展。
到规划期末,全村茶园面积稳定在X万亩左右,漫山茶园处处皆景,茶叶占全村总产值的X%以上,产值达X亿元以上,仅茶叶一项主导产业带动农民人均增收每年约在X万元以上。
2、生态美、环境优
一是在农村生活方面。通过完善各村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开展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卫生改厕等,村庄生态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善,农村污水经收集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确保水源地上游水生态环境的安全。
二是在农业生产方面。通过标准化绿色生态有机茶园建设,实施茶园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进一步提升茶叶产出品质,增加产品竞争力,提高优质茶叶产值。
三是在农村生态涵养方面,通过实施南湾湖旅游公路沿线的河道生态治理项目,改善河道水环境,进一步优化河道水质。实施乡村绿化项目,在巩固森林乡村创建成果的基础上、装点美化村庄的基础上,确保村庄森林面积不减少,提高水土涵养功能。
3、生活美、家园好
一是通过完善各村组连通道路、入户道路、污水、环卫公厕、广场、照明、绿化等,村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村容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