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
1.在贯彻上级关于国企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时,仅停留在表面理解,缺乏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未充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改革方案进行细致的剖析和解读,导致制定的改革方案与上级要求存在明显偏差。在改革举措的落实过程中,由于方向把握不准,各项工作推进缓慢,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还使企业错失了改革发展的最佳时机,影响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2.在涉及企业重大决策的讨论环节,决策过程不够民主、透明。部分领导过于强调自身观点,没有给予少数意见充分的表达机会和尊重。在讨论过程中,缺乏耐心倾听,对于一些创新性的、不同寻常的见解,未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可能使决策结果偏离企业的长远发展利益,增加了企业运营的潜在风险。
3.对企业内部出现的违反政治纪律的苗头性问题,敏感性不足,未能及时察觉并加以处理。即便发现了问题,也存在处理方式过于温和、态度不够坚决的情况。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未能通过严肃处理起到杀一儆百的警示作用。长此以往,容易在企业内部形成不良风气,侵蚀企业的政治生态,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
4.在与其他国企开展合作项目时,站位不够高,缺乏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仅从本企业的短期利益出发,过于关注项目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需求和长远利益。在合作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引领作用,未能积极配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不利于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5.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思维。未能深入分析国际形势变化对企业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如贸易摩擦、汇率波动、政策调整等。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时,没有将这些潜在风险纳入考虑范围,也没有提前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一旦风险发生,企业将难以迅速做出反应,可能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发展困境。
二、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
6.在处理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时,如薪酬调整、岗位晋升、福利保障等,没有充分进行实地调研和员工意见收集。仅仅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关政策和方案,缺乏对员工实际困难和需求的深入了解与关注。在沟通和解释工作中,也做得不够到位,导致员工对企业的决策不理解、不支持,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归属感。
7.部分领导在参加党组织组织的廉政教育活动时,态度不够端正,存在敷衍了事、走过场的现象。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认真听讲、深入思考,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参加。没有将廉政教育的内容与自身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相结合,没有真正从中吸取教训,提升廉洁自律的意识。这种行为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也给其他党员干部树立了不良榜样。
8.在日常工作中,存在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