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信局领导班子在“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方面对照检视问题汇总(30条)
1.政策落实的精准性不足。在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方针政策时,虽积极推进,但部分政策在基层企业的落实效果未达预期。如在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政策中,对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和配套措施,导致部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进展缓慢,据调查,约有30%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应用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未能充分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红利。
2.战略建议的前瞻性欠缺。提出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在应对快速变化的产业形势时,有时显得不够及时和精准。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崛起的背景下,对本地传统燃油汽车产业向新能源转型的战略引导相对滞后,导致部分车企在转型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去年我市传统燃油汽车销量下降了15%,而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主要依赖少数新进入企业。
3.重大问题协调的有效性不够。在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时,存在协调机制不够顺畅、部门间协同效率不高的情况。如在推进某大型工业项目建设时,涉及环保、土地、规划等多个部门,由于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成本较高,导致项目进度一度受阻,比原计划推迟了3个月。
4.产业布局优化力度小。拟订的工业行业规划在优化产业布局方面,未能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的差异。如在某些地区,规划的产业项目与当地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导致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在落地后,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压力,去年有2个地区因环境问题被责令整改工业项目。
5.结构调整政策的针对性弱。提出的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在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面,缺乏精准有效的措施。如对于一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在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方面投入不足,据统计,我市传统产业中约有40%的企业在近三年内未进行重大技术改造。
6.行业质量管理有短板。在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中,对部分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监督和服务不够到位。如在一些轻工、纺织行业,部分中小企业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去年我市纺织行业因质量问题被投诉的企业数量较上年增长了20%。
7.监测预警的及时性不足。在监测分析工业经济运行态势时,对一些突发的经济形势变化和市场风险反应不够及时。如在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时,未能及时准确地向企业发布预警信息,导致部分企业因未能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采购策略而遭受较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0家企业因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营困难。
8.问题协调解决的主动性不够。在协调解决行业运行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面,有时存在被动等待企业反映问题的情况,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如一些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面临融资难、人才短缺等问题,经信局未能及时主动地协调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为企业提供支持,导致部分新兴企业发展缓慢。
9.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在工业应急管理方面,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建设还需加强。如在去年的一次电力供应紧张事件中,虽然及时进行了重要物资的紧急调度,但由于应急预案不够完善,在协调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