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方案
为有效减轻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X〔2021〕X号)、《中共XX省委办公厅、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若干措施》的通知》(X〔2021〕X号)和《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方案》的通知》(庆办X〔2021〕X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通过综合施策、持续用力,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
(二)阶段目标。2021年秋季学期,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到2022年春季学期末,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得到有效管控,学科类培训机构规范工作如期完成;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2年内有效减轻,成效显著,镇原人民群众对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二、主要措施
(一)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
1.健全作业管理机制。督促学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学科组、年级组要加强对作业设计、来源、布置、批改、反馈、讲评、辅导等环节的统筹管理,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作业质量监督。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通过家长群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责任部门:县教育局)
2.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责任部门:县教育局)
3.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责任部门:县教育局)
4.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责任部门:县教育局)
5.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寄宿制学校要统筹安排好课余学习生活。(责任部门:县教育局)
(二)全面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1.保证课后服务条件。根据学生规模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筹核定编制,配齐配足教师,编制内教师无法满足需求时,可聘请校外人员提供服务。制定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明确相关标准,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课后服务经费,确保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有关部门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应考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因素,把用于教师课后服务补助的经费额度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并设立相应项目,不作为次年正常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的基数。对聘请校外人员提供课后服务的,课后服务补助可按劳务费管理。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教师,按照每课时40-60元的标准发放补贴,外聘人员可按照每课时不高于100元的标准发放补贴。将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