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铆足干劲抓落实奋勇争先开新局”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年,我们专题召开“铆足干劲抓落实奋勇争先开新局”工作动员大会,旨在传递坚定态度,锚定“保三争二夺第一”的总目标,扛起“走在前、当排头”的使命担当,释放清晰信号,早谋快动,夺取一季度“开门红”,为全年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专题部署。
一、辩证看待形势,坚定发展信念
(一)肯定成绩,激发前行动力。一是经济发展成果丰硕。过去一年,全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地区生产总值稳健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与创新,实现了转型升级,竞争力显著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充分激发,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落地生根,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应以此为动力,继续砥砺前行。二是民生福祉显著提升。民生领域成绩斐然,教育事业不断进步,新建和改扩建多所学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为孩子们提供了更优质的教育环境。医疗卫生条件大幅改善,医疗设施不断完善,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显著增强,群众就医更加便捷。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就业创业政策有效落实,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这些民生成果是我们工作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继续奋进的动力源泉。三是城市建设亮点突出。城市建设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绿化覆盖率提高,空气质量改善,城市更加宜居。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打造了一批文化地标,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城市建设的这些亮点,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认清压力,增强忧患意识。一是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当前,区域竞争愈发激烈,周边地区纷纷加快发展步伐,在经济、科技、人才等关键领域展开激烈角逐。各地都在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优质资源集聚。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如果不能加快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就可能在区域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区域竞争中。二是产业转型迫在眉睫。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产业转型成为必然趋势。目前,我区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合理之处,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不足。在全球科技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传统产业面临着成本上升、市场份额缩小等挑战。若不加快产业转型,将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产业转型的紧迫性,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们在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创新投入相对不足,创新人才短缺,创新平台建设不够完善,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存在一些障碍,导致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有待提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创新能力建设,加大创新投入,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三)正视差距,强化执行效能。一是工作效率亟待提高。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干部存在工作作风拖沓、办事推诿扯皮的现象,导致一些工作进展缓慢,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这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也损害了政府形象。我们要树立效率意识,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工作协调,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运转。同时,要建立健全工作考核机制,对工作效率高、表现优秀的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效率低下的干部进行督促整改。二是工作质量仍需提升。部分工作虽然完成了任务,但质量不高,达不到预期目标。这反映出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标准不高、要求不严的问题。我们要树立质量意识,严格工作标准,注重工作细节,加强工作审核,确保每项工作都能高质量完成。同时,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为提升工作质量提供保障。三是工作落实务必加强。一些工作在部署后,落实不到位,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情况。这说明我们在工作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薄弱环节。我们要强化执行力,建立健全工作落实机制,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问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奋战首季攻坚,力夺“开门大捷”
(一)力促经济稳进,实现运行“开门红”。一是激发消费活力,释放市场潜力。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我们要加大力度提振消费市场,通过举办各类促销活动,如消费节、购物周等,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发放消费券,精准刺激消费,特别是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如餐饮、旅游、零售等。此外,要积极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夜间经济、直播带货、线上线下融合等,拓展消费场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释放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二是稳固工业底盘,筑牢发展根基。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我们要全力稳住工业基本盘。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如原材料供应、资金周转、用工短缺等问题。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升级。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吸引更多优质工业项目落地。三是推动行业上扬,增强发展动能。要大力推进营利性服务业等重点行业发展。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服务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加强服务业人才培养,通过与高校、培训机构合作,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二)大抓项目建设,实现推进“开门红”。一是提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