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为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加快推进改善全市人居环境,保障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筑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推进城市建设与精细化管理。根据《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保障和促进人的健康为宗旨,紧紧围绕新时期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设美丽健康项城,大力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建设健康、绿色区域中心城市,全力打造“三城两高地一家园”目标,彻底改善城市卫生环境面貌,提升市民卫生文明素质和健康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作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在保持巩固省级卫生城市荣誉称号的基础上,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着力攻难点、抓重点、创亮点。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创成国家级卫生城市总体思路,力争在2023年通过国家卫生城市考核鉴定委员会的考核验收,创建成为国家级卫生城市。
三、工作任务
(一)健全和完善爱国卫生组织。1.全市各级各部门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市政府制定爱国卫生规章或规范性文件;2.加大各级各部门组织机构建设,市、镇(街道)完善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明确办事机构、人员编制,并保证足额落实经费;3.市直单位、村(社区)设立爱国卫生运动领导小组,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每年制订爱国卫生工作及创卫年度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总结;4.各镇、街道、市直各单位积极开展卫生乡镇、卫生街道、卫生社区、卫生单位及健康单位创建工作;5.市政府设立群众卫生问题投诉平台,畅通群众投诉渠道,认真办理群众投诉,确保群众对全市卫生状况满意率达到≥90%。
(二)加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宣传力度。1.各创建相关单位完善健康教育组织、制度建设,落实健康教育经费,普及健康知识;2.加强镇、街道、社区、学校、医院、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特种行业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贯彻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制度;3.市主要新闻媒体、街道、社区、公共场所街头游园要建立健康教育专题(栏)定期更换内容(每季度一期,全年四期)、宣传长廊或电子屏幕、健康知识公益广告等;4.以镇、街道、社区为阵地,健全健康教育组织网络,积极开展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和《控烟宣传》为主要内容宣传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创建10个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示范社区;5.教体局确保城区80%以上社区、街头游园设置有体育健身设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率达到30%以上,每千人口至少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6.各相关单位都要开展有关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设立健康教育专栏,定期更换内容;7.认真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各单位积极开展创建无烟学校、无烟机关、无烟单位、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确保城市建成区无烟草广告。
(三)不断优化市容市貌及环境卫生。1.按照《城市容貌标准》,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在保持道路整洁有序、路面硬化管护到位的基础上,着力解决背街小巷、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保洁人员不足问题,彻底解决车站、广场、城市河道、坑塘、建筑工地、居民小区等脏乱差问题,集中开展城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按照生活垃圾、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建设和污染防治方面的有关标准,继续加大整治力度,确保城市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9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2.加强对集贸市场的监管,商品划行归市,达到《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要求,市场设置分布导购图,有卫生管理制度、投诉服务台、公平秤和管理用房,有农药残留监测室,并对入市蔬菜、水果等农药残留含量进行监测并予以公示;活禽销售市场卫生管理规范,设立相对独立的经营区域按照动物防疫有关要求,实行隔离宰杀。开展城区农贸市场专项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