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做好全区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2023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2022年,全区发生地质灾害2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XX万元,没有重大人员伤亡。全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结果显示,全市陆地面积92%以上均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其中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超55%。目前,全区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XX处,地质灾害易发区(村)XX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分布在XX镇等地,危害对象主要为城乡居民、工矿企业、学校等,威胁到XX多人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致灾因素分析
1.地质环境复杂。我区地处XX高原前沿斜坡地带,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复杂,风化强烈,而且地形坡度陡,这种特殊的地质环境为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受山多平地少等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大量山区城乡居民世代居住在高陡石山地质灾害易发区,受地质灾害威胁较严重,这些地区受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容易发生地质灾害。
2.降雨量充沛。根据气象、水文部门预测,预计XX2023年汛期(4~9月)总降水量与常年相比正常略偏多,降水具有阶段性,降水集中期出现在5~6月,降水集中期内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暴雨洪涝灾害;前汛期(4~6月)总降水量700~80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多1~2成。后汛期(7~9月)总降水量700毫米左右,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属正常。影响XX的台风有4~5个,其中台风中心进入XX的台风有1~2个,接近常年。
3.人类工程活动加剧。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扰动不断加大;此外,受山多平地少、耕地保护等条件的限制,大量山区城乡居民世代居住在高陡地质灾害易发区,目前很多新修的住宅只能削坡建房或建于山坡之下,由于资金不足、世俗观念等的制约,地质灾害危险区群众无法全部实施异地搬迁。山区居民切坡建房等人居生产活动,工程建设、采矿等人类工程活动均容易引发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结果
结合气象和地质环境条件等因素预测,2023年我区地质灾害仍以崩塌、滑坡和岩溶地面塌陷为主,碎屑岩和花岗岩地区仍然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易发、多发区。总体预测我区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与危害程度可能接近于常年,局部地区可能加剧。
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和防范期
(一)重点预防区域。XX镇XX社区、XX村等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着重防范崩塌、滑坡和岩溶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二)防治重点对象。山区学校、旅游景区(点)、城镇、村庄、医院、集市、厂矿、水库、矿山、采石场、林业作业区、切坡建房居住区等人员聚集区,以及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和在建公路和铁路、水利等工程建设活动区域及周边人员居住点等。
(三)重点防范期。强降雨是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因素,每年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所占比例较大,因此,5~9月(主汛期)是我区突发地质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