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1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同志们: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1次全体会议,意义重大。此次会议,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传达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共同探讨我市“三农”工作新路径。过去一年,我市“三农”工作成绩斐然,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仍需我们齐心协力、奋勇前行。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三农”工作战略意义,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一)“三农”工作是国之根基,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而农业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全球粮食市场复杂多变,不稳定因素增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诸多挑战。我市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承担着维护粮食稳定供应的重任。我们必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通过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协同融合,切实提升粮食单产水平,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XX力量。同时,注重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扩大强筋弱筋小麦、优质水稻等生产,多措并举巩固大豆油料扩种成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粮食需求。
(二)“三农”工作是民生关键,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增收致富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农民收入水平虽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我们要立足本地实际,充分挖掘农村资源潜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山林经济、庭院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落实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等增收组合举措,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大力推广“强村公司”“飞地抱团”“片区组团”“共富联合体”等新模式新机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共享发展成果。
(三)“三农”工作是发展引擎,推动城乡融合共进。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乡村作为城市的生态屏障和农产品供应基地,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市要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深化“种楼”与“种田”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镇延伸,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特别是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加强互助养老设施建设管护,持续改善村级卫生室条件,科学推进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优势互补、共同繁荣,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XX样板。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筑牢粮食安全底线。一是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耕地是农业发展的根基,我们要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对耕地的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优化建设内容,完善农民全过程参与项目实施机制,强化工程质量全流程监管,提高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积极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加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南方酸化退化耕地治理,分类推进撂荒地复垦利用,为粮食生产提供坚实的土地保障。二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充分发挥种业创新平台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提升种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的研发应用,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场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精准化水平。三是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完善的政策体系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支撑。我们要落实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确保农民种粮收益。降低产粮大县农业保险县级保费补贴承担比例,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降低农民种粮风险。鼓励地方开展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试点,缓解农民融资难题。健全粮食主产区奖补激励制度,加大对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
(二)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