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持一个统筹两手抓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表彰暨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县“坚持一个统筹两手抓、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表彰暨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成绩、表彰先进,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动员全县上下再鼓士气,再增干劲,以新作为谱写X“三农”工作新篇章。一会儿,X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务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做好今年“三农”工作,讲三方面意见。
一、肯定成绩、鼓足干劲,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2024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强力推进产业项目“五个一批”活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全面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两条底线”笃定坚守。坚持稳面积提单产,持续巩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成果,建设高标准农田5万亩,全面落实支持农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13条等惠农政策,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4.54万亩,总产量2.09亿斤,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围绕“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工作主线,做好防返贫监测日常排查和集中排查,新识别监测对象63户118人,由科级以上干部“一对一”包联。强化“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坚持动态保障、静态清零,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二是城乡融合扎实推进。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考评,兑现奖补资金500万元。稳步推进农村卫生户厕改造,去年完成1500座,累计完成7.5万座,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五个全覆盖、十个一体化”,安全饮水、5G通信网络、生活污水治理、清洁取暖四个方面基本实现全覆盖,日间照料中心覆盖全县62%的村;城乡教育、城乡医疗、五级公交、城乡供电、行政村物流、垃圾收运处置、公共文化服务、治安防范八个方面实现一体化,供气一体化率达到98%,殡葬服务一体化加快推进,农村居民生活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三是特优产业蓬勃发展。出台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13条,畜牧业高质量发展20条等6项产业扶持政策。围绕蚕桑全产业链,加快打造蚕桑专业镇,引进重庆翔飞智能化养蚕和先进育种技术,全年养蚕3.58万张,产茧171.5万公斤,在全市、全省占比由90.7%、86.8%提高到98.1%、94.5%。深入推进畜牧大县三年行动,2个万头猪场、2个30万羽鸡场、1个肉牛养殖场、1个种羊场建成投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争取省级资金1000万元实施谷子产业强县项目,建成万亩红苗谷基地,X小米列入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加快发展山茱萸深加工,开发精油、面膜、口服液等20多种产品,X山茱萸专业镇成功申报第二批市级专业镇。成功举办第六届小米产业交流展示对接会暨X红苗谷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等3个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新认定农业龙头企业省级3家、市级2家、县级10家,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四是“五个一批”成果丰硕。先后开展4次乡镇产业项目“五个一批”活动,拿出5080万元对各乡镇“五个一批”项目进行奖补,组织四大班子和全县各乡镇、各单位进行总结观摩,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通过每月通报督导、打分排队,15个乡镇共签约项目64个,总投资113.9亿元;落地项目57个,总投资87.9亿元;开工项目44个,总投资70.1亿元,形成有效投资40.1亿元;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投产29个,301个村已有产业项目,覆盖率达89.6%,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五是“千万工程”亮点纷呈。按照“一核四带十片区”总体思路,持续实施“1421”工程,以东方古堡示范廊带为牵引,完成16个精品示范村、63个提档升级村建设。编印“千万工程”X实践精品示范村《建设导则》《成果范例》《典型案例》,探索出一批农村基础设施提档、环境综合整治、生活品质提升等各具特色的工作模式。统筹省、市、县资金7000余万元,建设项目102个,总投资达3.5亿元。全市“千万工程”现场观摩会对我县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成为我县乡村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六是乡村治理全面升级。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培树文明乡风,新创建省级文明乡镇1个、省级文明村1个。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示范县建设,精心培育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十种模式”,健全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六项机制”,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3亿元,同比增长2.1%.1/3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一半的村达到50万元、3/4的村达到3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发展壮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长效机制尚不完善,部分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标准不高,建后管理、维护、运营责任主体不明确,运营维护经费保障不足;乡镇项目储备总体不足,产业类项目少,产业规模小,产业链条不健全,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弱。二是乡村治理有待加强,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面子轻里子”的问题,对乡村治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关注不够、探索不足。三是联农带农还需加力,壮大集体经济“十种模式”和联农带农利益联结“六项机制”推广力度不足、运用深化不够,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