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XX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过去一年,我市发展改革工作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中砥砺前行,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这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高瞻远瞩与坚强领导,也凝聚着全市发展改革系统全体同志的心血与汗水。今天,我们召开2025年XX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就是要全面总结过往经验,精准把握当前形势,科学谋划未来发展路径,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回顾过往,总结成绩坚定信心
过去一年,我市发展改革工作成效斐然,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了新突破,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政策引领,稳固经济发展基石。一是强化政策体系构建。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致力于构建全面、系统且具有前瞻性的政策体系。组织专业团队深入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结合本市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等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一系列稳定经济运行的政策文件。从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到金融信贷支持,各领域政策相互协同,形成强大合力,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二是优化政策实施机制。为确保政策能够精准落地、发挥实效,我们着力优化政策实施机制。建立政策执行跟踪反馈系统,对各项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收集企业和社会反馈信息。根据反馈结果,迅速调整完善政策细节,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打破政策执行中的“壁垒”,确保政策在各个环节能够顺畅衔接,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三是推动政策创新发展。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我们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符合本市发展特色的政策模式。例如,针对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资金、技术等难题,创新性地推出“产业引导基金+专项补贴”政策组合,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新兴产业领域,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实现快速发展。通过不断创新政策手段,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二)项目驱动,增强经济发展动能。一是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秉持“项目为王”理念,我们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组建专业项目谋划团队,深入挖掘本市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精心谋划一批具有战略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建立项目储备库,对入库项目进行动态管理,按照成熟度和实施优先级进行分类排序,确保项目储备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项目支撑。二是加速项目建设推进步伐。为推动项目尽快落地见效,我们建立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对重大项目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明确每个项目的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确保项目建设有人抓、有人管。加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要素保障,协调解决项目用地、资金、审批等方面的难题,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研究解决,确保项目建设按计划顺利推进。三是提升项目招商引资质效。在项目招商方面,我们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制定精准招商策略,根据本市产业发展规划,瞄准国内外优质企业和重大项目,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等活动。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沟通对接,积极宣传本市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同时,优化招商服务,为企业提供从项目洽谈、签约到落地建设的全过程服务,提高项目招商的成功率和落地率。
(三)民生保障,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一是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我们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改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在教育方面,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在医疗领域,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让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在文化体育方面,建设一批文化场馆、体育设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功能。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帮扶救助,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确保他们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通过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功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三是促进就业创业稳定增收。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就业创业。加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就业信息发布机制,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精准的就业信息对接服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出台鼓励创业政策,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激发大众创业热情。通过稳定就业、促进创业,实现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二、洞察时局,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当前,我市发展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准确把握形势,是我们科学谋划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之中蕴含新机。一是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带来机遇。随着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我市作为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城市,应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加强与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合作。一方面,推动本市优势产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吸引新兴经济体的优质资源“走进来”,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通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分工与合作,提升我市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二是国内经济转型孕育新动能。国内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消费升级、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我市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积极适应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