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全局机关干部能力全面提升、作风向严向实、落实有力有效,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水平,局党组决定在全局开展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继承和发扬xxxxx精神,以“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党建品牌引领“管理规范化、保障高效化、服务精细化”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落实“五细”要求、弘扬“工匠精神”,多措并举、纠建结合,推动全局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加快推进新XX转型振兴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从局机关做起、从领导干部改起,局机关带各科室,带动各基层单位,“关键少数”带“绝大多数”,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在全局形成强业务提能力、改作风正行风的新热潮。
(二)坚持问题导向、刀刃向内。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党员干部能力作风的短板,检视问题、解决问题,把整改是否有力有效,作为衡量能力作风建设重要标准。
(三)坚持点面结合、分类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能力作风建设为重点,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的特点,统筹安排,扎实推进。
(四)坚持真抓实干、求实创新。拉高标杆、对标一流,拿出提能力、改作风的实招硬招,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用发展成效来检验,拿结果说话、用实绩交账,以一流的能力作风营造一流机关事务工作环境,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五)坚持从严从实、正向激励。把严的主基调、实的总要求贯穿始终,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持续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三、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通过开展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着力解决七个方面问题。
(一)解决政治意识不强、政治站位不高的问题
1.理论武装有差距,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地区和我省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懂弄通做实不够。
2.政治站位有差距,大局意识不强,个别干部职工对省情、区情,XXX局全局性工作认识不够,各部门、直属单位之间横向、纵向工作结合不紧密,工作合力效果不明显。
(二)解决思想观念保守、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3.主动求新求变不够,思想不解放,思维观念滞后,个别干部存在经验主义,面对复杂问题及矛盾时,研究思考不够,措施办法不得力,没干过的事情不想做、不敢做,缺少敢创敢闯的劲头。
4.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较重,创新发展主观上动力不足,事业心、责任感缺失,工作不求高标准、高质量,自甘平庸。
5.眼界不高、视野不宽,习惯跟跑,缺乏“换道超车”“无中生有”“赶超跨越”的魄力和胆识,不低头不服输不退缩的血性减退,推动XXX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不足。
(三)解决落实能力不够、工作推进不力的问题
6.个别干部空泛表态、敷衍塞责,工作推进不尽力,把工作压力下移,监督检查不到位,督导问责不严格,一些重点工作任务未达到预定目标。
7.工作研究不深不透,找不准政策落实着力点,存在“说不清、叫不准”的情况,机关运转效率不高。
8.形式主义仍时有发生,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没有做到工作雷厉风行、马上就办,快突破、快见效,不能确保工作有回声、有着落、可追溯、闭环落实。
(四)解决业务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问题
9.接受先进思想先进技术先进意识不主动,对“双寒产业”、碳达峰碳中和等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不熟悉不了解,履职尽责缺乏必备知识支撑。
10.专业素养不强,缺乏XXX工作专业思维,对于后勤保障出现的新情况、新任务,缺乏“传帮带”的传承,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可循,出现部分干部职工专业能力不足的情况。
(五)解决不担当不作为、惯于推诿扯皮的问题
11.个别干部职工工作标准不高,满足于按部就班完成工作,习惯于“压线”达标,工作上不求高标准、高质量,只求过得去。遇事总说不行,而不去研究如何推进落实,主动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意识不强。
(六)解决“工匠精神”不够、工作不严不细的问题
12.工作不认真,经常“跑粗”,掌握情况不细、分析问题不细、制定方案不细、配套措施不细、工作落实不细,“差不多”“大概齐”,缺少“多问行不行、少问怎么办”等精细化的工作态度。
13.工作情况不熟,对分管领域和行业底数不清,辨不准形势、认不清差距,对一些工作定位不准、措施不实。
(七)解决法治思维不强、服务质效不高的问题
14.法治思维不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性不足,依法开展工作的能力差,对《党政机关xxx管理办法》、《党政机关xxxx管理办法》、《xxxxxx条例》、《xxxx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