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是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动能。当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困难重重,部分县区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力引擎,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但从整体看,县区基础条件、服务环境与一些发达地区还有差距,存在招不来商、落不了地、招商项目落后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存在问题
一是政策优势难以发挥。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通过制定出台税收、用地、水电等方面优惠政策,给予客商便利,以此吸引更多企业资本汇入。近年来,为遏制各地出现的违规承诺、违法交易、大开空头支票等恶性竞争行为,国家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行了规范和限制,导致各地在政策制定时办法不多、创新不够,政策、税收“洼地”逐步填平,同质化现象开始显现。部分县区现有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土地、税收、金融、水电优惠和企业、个人奖补上都具有高度相似性,政策优势无法体现。
二是发展定位模糊不清。有的县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分析研究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当地发展,对本地的产业定位、区位资源优势认识不清、把握不准,存在“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现象,缺少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发展方向。有的盲目跟风,热衷追求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高大上”热点项目,导致招商引资难度增大,招商成功后又会陷入恶性竞争的泥潭。有的过于看重投资、产值、营收、税收等经济数据,对一些发展较慢但前景广阔的企业缺乏重视,致使企业另寻他处。
三是营商环境仍需优化。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部分县区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不来即享”等政策措施方面还有差距。有些县区在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和实现服务企业“零距离”的过程中,存在全程网办体系不完善、上下承接不顺畅、监管机制不健全、服务企业不主动等问题,造成部分企业有意投资,却因前期工作手续办理困难,导致投资合作最终不了了之。
四是招商引资氛围不浓。全民招商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