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领导班子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问题查找清单(11个方面)
序号 |
对照内容 |
存在具体问题 |
整改措施 |
整改时限 |
责任领导 |
备注 |
1 |
有没有牢记“三个务必”,践行宗旨、服务人民,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做到忠诚干净担当的问题。重点查找是否存在背离“三个务必”要求,宗旨意识淡薄,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 |
1.群众关切回应滞后。在一些民生项目推进过程中,对群众反馈的问题未能及时处理。例如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居民多次反映施工噪音扰民、改造方案与实际需求不符等问题,但相关部门在收到反馈后,半个月内才着手处理,且处理方式未能让居民完全满意,导致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下降。这反映出部分干部对群众利益重视不够,没有真正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背离了“三个务必”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 2.工作落实流于形式。部分干部在执行政策时,仅做表面文章。在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时,只是简单地张贴标语、发放传单,没有深入社区、企业进行针对性宣传,活动过后,民众对环保政策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提升不明显。这种搞形式主义、花架子的行为,浪费了人力物力,却未取得实际成效,体现出干部缺乏真抓实干的精神,未能切实履行职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3.基层调研走马观花。在一些基层调研工作中,领导干部未能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在调研农村产业发展时,只是参观了几个示范村,与村干部简单交流,未走进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倾听农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调研结束后提出的发展建议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无法有效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反映出干部宗旨意识淡薄,没有真正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
1.畅通群众反馈渠道。搭建多元化的群众反馈平台,整合市长热线、政府网站留言板、政务新媒体平台等渠道,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整理群众反馈信息,建立台账,确保群众问题件件有记录。规定对于群众反馈的问题,相关部门需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初步回应,15个工作日内给出具体解决方案,并及时向群众反馈处理结果,提高群众满意度,切实做到对群众负责。 2.狠抓工作落实成效。建立工作落实跟踪问效机制,对各项政策和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及完成时限。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采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工作实际成效。对于工作落实不力、搞形式主义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与干部评先评优、职务晋升挂钩,倒逼干部真抓实干。 3.深化基层调研工作。制定详细的基层调研计划,要求领导干部每年至少安排三分之一的工作时间深入基层调研。调研前明确调研主题和重点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调研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如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实地查看等,广泛听取基层群众和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结束后,形成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调研报告,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案,切实解决基层实际问题。 |
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
XXX |
|
2 |
有没有深刻认识“四风”问题的政治本质和政治危害,保持政治定力,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的问题。重点查找是否存在对“四风”问题的政治本质和政治危害认识不足,对“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认识不够深刻,缺乏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对“四风”问题查处不力、整治不严等问题。 |
1.“四风”危害认识肤浅。部分党员干部对“四风”问题的政治本质和危害认识不足。在组织一次重要会议时,为追求场面效果,花费大量资金进行豪华布置,却忽视了会议内容的质量和实际效果。这种行为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还可能滋生不良风气,反映出干部没有深刻认识到“四风”问题对党的形象和事业发展的严重影响,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 2.整治“四风”缺乏韧劲。在“四风”问题整治过程中,存在阶段性松懈现象。在前期大力整治公款吃喝问题后,一段时间内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时间推移,部分单位又出现了违规吃喝的反弹迹象。例如个别单位以“工作餐”名义,在内部食堂违规接待,且菜品和酒水超出规定标准。这表明对“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认识不够深刻,整治工作缺乏持续性和彻底性。 3.“四风”问题查处宽松。对一些“四风”问题的查处力度不够。在查处某单位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时,仅给予相关责任人轻微警告,未追回违规发放的资金,也未对单位进行严肃整改要求。这种处理方式未能形成有效震慑,导致类似问题在其他单位也时有发生,反映出在“四风”问题整治中,缺乏严格的执纪执法力度,未能充分发挥监督执纪的作用。 |
1.深化“四风”危害教育。将“四风”问题的政治本质和危害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专题学习、研讨交流和案例分析。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形式,增强干部对“四风”问题的直观认识。每年开展一次“四风”问题知识测试,检验干部学习成果,确保干部深刻认识“四风”问题对党的事业和形象的严重危害,提高政治敏锐性。 2.构建长效整治机制。建立“四风”问题常态化整治机制,成立专门的监督检查小组,定期对各单位进行明察暗访。针对容易出现“四风”问题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时间节点,提前进行预警和防范。加强对“四风”问题的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新动向、新表现,调整整治策略。对“四风”问题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持续保持整治“四风”的高压态势。 3.严格“四风”问题查处。加大对“四风”问题的查处力度,提高执纪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于违规违纪行为,严格按照党纪国法进行处理,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建立“四风”问题通报曝光制度,定期对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报,发挥警示震慑作用,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
XXX |
|
3 |
有没有从政治上看作风问题,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作为检验是否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问题。重点查找是否存在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政治意义认识不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存在温差、落差、偏差,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坚决、不彻底等问题。 |
1.八项规定政治意义领悟不透。部分干部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政治意义理解不深。在推进一项重大工程建设时,为追求进度,忽视了项目招投标过程中的规范程序,存在违规操作的嫌疑。这一行为不仅违反了八项规定中关于廉洁从政的要求,更反映出干部没有从政治高度认识到八项规定对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意义,在思想上对党中央决策部署重视不足。 2.行动与党中央存在偏差。在落实一些上级政策时,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在推进垃圾分类政策时,部分城区的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滞后,宣传推广工作不到位,导致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垃圾混投现象严重。这表明在工作中,部分干部没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动上出现了温差、落差,未能将中央政策有效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果。文秘家园网(WENMIJIAYUAN.COM)收集整理 3.政治执行力有待提升。在应对一些复杂问题时,部分干部缺乏政治执行力。在处理某区域的环境污染问题时,相关部门相互推诿责任,工作进展缓慢,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这反映出干部在面对困难时,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强有力的执行能力,无法将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 |
1.推动工作实践深度融合。要求干部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到XX城市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在重大项目推进上,成立专项监督小组,对项目招投标、资金使用等环节开展全程监管,确保项目依法依规推进。以亚运场馆建设为例,在整个建设周期内,开展了5次专项检查,及时纠正2处程序不规范问题。同时,引导干部在城市数字化治理、营商环境优化等重点工作中,主动对标八项规定要求,梳理工作流程,查找廉政风险点,推动XX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严守纪律红线。 2.健全政治执行保障机制。建立政治执行力考核体系,将干部在应对急难险重任务中的表现纳入考核范畴。针对环境污染治理、老旧小区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