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2篇)
在2025年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一季度xx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项目建设的决策部署,全面梳理当前我县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动员xx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为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和全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刚才,县发改局通报了一季度xx重点项目建设总体情况,各项目责任单位汇报了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相关部门也作了很好的发言。从通报和汇报情况来看,一季度以来,xx上下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号召,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重点项目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部分项目进展缓慢、前期工作推进不力、要素保障不够到位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下面,我就做好下一阶段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项目建设的重要性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支撑。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对于我县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举措。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而项目建设是投资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县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要缩小差距、实现赶超,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大投资力度,通过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地实施,带动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促进财政增收,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县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传统产业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资源环境约束等压力,新兴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通过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能够有效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我县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是改善民生福祉的现实需要。项目建设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也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重点项目涉及教育、医疗、交通、水利、环保等民生领域,这些项目的建成投用,将进一步完善我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正视问题,切实增强项目建设的紧迫感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重点项目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进度滞后。部分项目未能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进度滞后较为明显。从项目类型来看,工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进度缓慢的问题。造成项目进度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手续办理繁琐等内部因素,也有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市场波动等外部因素。
(二)前期工作推进不力。一些项目在前期策划、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等方面工作不够深入细致,导致项目方案反复修改,影响了项目的推进速度。同时,部分项目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影响评价等手续办理上进展缓慢,存在“等、靠、要”思想,主动作为不够,制约了项目的开工建设。
(三)要素保障不够到位。一是资金保障不足。部分项目由于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筹集困难,导致建设资金短缺,影响了项目的正常推进。二是土地供应紧张。随着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些项目因土地指标不足无法落地,或者因土地征收难度大影响了项目进度。三是人才短缺。部分项目特别是一些技术含量高的项目,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制约了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四)协调服务不够到位。一些部门和单位对项目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服务意识不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沟通协调不畅、推诿扯皮等现象,未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项目建设的跟踪服务机制还不够完善,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监管不到位,影响了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三、聚焦重点,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针对当前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一)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各项目责任单位要按照项目建设计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对已开工的项目,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优化施工组织,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对尚未开工的项目,要加强协调服务,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尽快完成项目审批、土地征用、招投标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二)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前期工作是项目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各项目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质量。要加强项目策划和储备,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县发展战略,结合我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带动性和可行性的重大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库。要认真做好项目的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评价等前期工作,确保项目方案科学合理、符合实际。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项目审批、资金支持等方面的政策优惠,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三)强化要素保障。一是加强资金保障。要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要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二是加强土地保障。要加强土地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合理安排土地指标,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要加大土地征收和储备力度,积极推进闲置土地清理处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加强人才保障。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等措施,吸引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投身我县项目建设。同时,要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和提升,提高人才素质和能力,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一是加强协调服务。各部门和单位要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建立健全项目建设协调服务机制,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服务。二是优化营商环境。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为项目建设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要加强对企业的扶持和保护,严厉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