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讲稿:有志者不言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饮,以就万仞之深。”我理解,人要有志向,并且一开始就要立好立对志向,但有志向不可能一蹴而就,必有百折不挠之精神、坚忍不拔意志。
一、有志者才有美好的人生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正所谓有不同的志向决定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可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志向对人生意义非常重大。
(一)志向是人生的指南针,给人以方向
如果把人生比作大海中航行的小舟,人生征途就像茫茫大海,而人生志向就是大海行船指引方向的指南针,是航船前进的灯塔。茫茫大海有迷雾回流,人生征途有暗礁险滩。有了崇高的志向,人生之船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最终驶向成功的彼岸。没有崇高的志向,人生就会没有方向,就像茫茫沙漠中的迷路人。
人不能没有志向,简单地说,就是要有理想。理想决定一个人的生活道路及其存在的价值。把安逸生活作为生活目的,那也是一种理想,爱因斯坦称它是“猪栏的理想”。只有把个人的理想同祖国和人民的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理想,才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建功立业。历史上许多杰出的人物之所以伟大、为人所敬仰,就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有为人类进步和解放而奋斗终生的鸿鹄之志。李大钊在敌人绞刑架下慷慨演讲,痛斥反动派,是因为他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夏明翰英勇就义前含笑写下“砍头不要紧”,是因为他坚信“主义真”;方志敏在敌人的诱逼面前坚贞不屈,因为他认定“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因此,可以说理想是人生的指南针,给人以方向。
(二)志向是人生的发动机,给人以力量
身残志坚的革命前辈吴运铎给一个青年赠言中写道:“革命的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它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革命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正确的志向是开拓进取、变革现实的精神动力,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邓小平同志说过:“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信念,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志向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原动力。有了志向,就等于有了灵魂。人生道路不可能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如果没有志向,面对困难和风浪,就可能丧失前进的勇气,失去对事业的信心。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人斗志旺盛,坚韧不拔,能够忍受难以忍受的痛苦,能够克服困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不懈地奋斗,创造出不寻常的业绩;有人却意志薄弱,缺乏坚强的毅力,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半途而废,甚至沉沦、堕落下去。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根本原因在于有没有崇高的志向。伟大的目的必然产生伟大的动力和无穷的力量,崇高的追求必然带来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现实生活中的“牧马人”曲啸,蒙受了二十二年的巨大冤屈,先是被错划为“右派”,继而被送去劳动教养,“文革”中又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坐牢十余载,弄得妻离子散。但他不但顽强地活了下来,而且无论在农场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