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廉洁自律问题,廉洁从政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底线。“廉”与“腐”,字形相近,却有着天壤之别,关键就在于那道清晰的界限划分。这道界限,如同分水岭,决定着党员干部的政治生涯走向,更体现出我们党正风肃纪、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这一界限的严守与失守,不仅关乎个人的荣辱得失,更影响着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决定着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
一、廉洁文化根植中华文明精神基因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廉洁奉公的品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廉洁文化源远流长,众多仁人志士以廉洁为准则,为后世树立了光辉典范。包拯一生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他曾立下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包拯以严苛的家训规范家族成员,使包氏家族在历史长河中保持着清正廉洁的家风。海瑞一生刚正不阿、敢于直谏,在任期间严惩贪官污吏、推行改革、力除弊政。他生活简朴,即便身居高位,也始终坚守廉洁底线,不与腐败现象同流合污。这些古代贤达用行动诠释了廉洁的内涵,彰显出坚守廉洁底线的重要性。
二、红色基因铸就共产党人清正廉洁政治品格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廉洁奉公的优良传统,始终将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