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学习贯彻《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交流会上的发言
大家好,《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的出台,为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对于锻造过硬党员队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深远意义。结合xx市国资国企系统实际,当前我们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足。部分国资国企党组织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没有将其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业务、轻党建,重经营业绩、轻党员素质提升的现象。一些企业领导认为,企业的核心任务是实现经济效益增长,完成生产经营指标,而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投入大、见效慢,对企业的直接贡献不明显,因此在资源分配上,给予党员教育培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相对有限。例如,部分企业在制定年度预算时,党建工作经费占比较小,其中用于党员教育培训的经费更是捉襟见肘,导致一些培训计划因资金短缺无法实施。这种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忽视,还体现在党组织负责人对培训工作的参与度不高。一些党组织书记没有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很少亲自过问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更没有积极参与到培训课程设计、培训师资邀请等关键环节中。在他们的影响下,企业党员对教育培训工作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将培训视为一种额外负担,只是被动地应付,无法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严重影响了培训效果。
二、党员教育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一是未能充分结合国资国企特点。在当前的党员教育培训中,内容设置往往过于宽泛,缺乏对国资国企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需求的深入研究。很多培训课程千篇一律,没有针对国资国企在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面临的特殊问题和挑战,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分享。例如,在讲解企业经营管理相关内容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国资国企在产权结构、治理模式、社会责任等方面与民营企业的差异,导致党员们学习后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无法有效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二是对不同岗位党员需求考虑不足。国资国企系统内党员岗位众多,包括企业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一线员工等,不同岗位党员的工作性质、职责要求和知识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他们对教育培训内容的需求也各不相同。然而,目前的培训内容未能很好地满足这种差异化需求。对于企业管理人员,他们更需要学习战略规划、资本运作、企业治理等方面的知识,以提升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技术骨干则希望接受专业技术培训、科技创新知识讲座等,以提高业务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一线员工更关注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职业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内容。但在实际培训中,往往采用“一锅煮”的方式,一套培训内容适用于所有党员,无法满足不同岗位党员的个性化需求,导致部分党员对培训内容不感兴趣,参与度不高。三是缺乏对党员思想动态和现实困惑的回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资国企党员面临着各种思想冲击和现实困惑。如在企业重组整合、裁员分流等过程中,党员们可能会出现焦虑、担忧等情绪,对自身职业发展和企业未来前景感到迷茫。此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种利益诱惑增多,部分党员可能会在廉洁自律方面产生动摇。然而,当前的党员教育培训内容在关注党员这些思想动态和现实困惑方面做得不够,缺乏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课程,无法及时帮助党员们解开思想疙瘩,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抵御各种风险和诱惑的能力。
三、党员教育培训方式较为单一。一是传统讲授式教学占主导。在xx市国资国企系统党员教育培训中,“讲师讲、学员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