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方面医院个人版)
一、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问题
(一)具体表现
1.协同配合欠主动:在参与多科室联合的疑难病症会诊时,认为自身职责仅为提供本科室专业意见,未主动与其他科室沟通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衔接问题。如在一次肿瘤患者会诊中,未与放疗科、化疗科商议治疗顺序,导致患者治疗延迟一周,影响康复进程。
2.患者诉求回应缓:接到患者反映病房设施损坏问题后,只是简单记录并上报后勤部门,未跟踪维修进度,也未向患者反馈。致使患者在病床损坏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等待维修长达三天,严重影响患者住院体验。
(二)突出问题
在医院多部门协作任务中,主动协同意识淡薄,对患者诉求跟进不及时,严重影响医疗服务质量与患者就医感受。
(三)整改措施
1.强化协作意识,凝聚团队合力:主动参加医院组织的团队协作培训课程,每月学习优秀多科室协作医疗案例,撰写心得体会,深刻领会团队协作在医疗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将协作精神融入日常工作。
2.完善回应机制,提升服务温度:建立患者诉求跟踪台账,对患者反映的问题进行编号登记,明确处理责任人与处理期限,处理完成后 24 小时内回访患者,确保患者诉求得到妥善解决。
(四)进展实效
经过整改,参与会诊时主动与其他科室沟通协作的次数明显增加,近期会诊中治疗方案衔接问题的沟通及时率达到 90% 以上。患者诉求跟踪台账有效运行,问题处理平均时长缩短至一天以内,患者投诉率下降了 30%,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
二、政绩观偏差、搞 “面子工程” 问题
(一)具体表现
1、培训落实重形式: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技术培训时,为完成培训时长要求而 “挂机” 学习,未认真钻研培训内容。如在一次线上手术技巧培训中,虽挂满规定学时,但实际操作时仍无法熟练运用所学技巧,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增加患者痛苦。
2、工作成果重数据:在统计本科室患者康复数据时,只关注治愈率等表面数据,忽视患者康复后的生活质量等实际情况。例如,某类疾病患者治愈率虽达到指标,但部分患者康复后存在严重并发症,影响日常生活,却未在成果汇报中体现。
(二)突出问题
在医疗学习与工作成果展示中,过于注重形式和表面数据,忽视实际效果与患者体验,偏离正确的政绩导向。
(三)整改措施
1、端正学习态度,追求实质提升:每次培训前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培训过程中认真做好笔记,培训结束后撰写学习总结,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应用所学知识,接受同事监督。
2、优化成果评估,聚焦患者体验:参与科室内部成果评估体系优化,将患者康复后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纳入评估指标,定期对本科室患者进行回访调查,根据回访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医疗工作真正惠及患者。
(四)进展实效
学习态度明显转变,培训后能熟练掌握并应用所学技术的比例提高到 80%。新的成果评估体系运行后,在关注治愈率的同时,更注重患者康复质量,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了 15%,科室成果汇报更具实际参考价值。
三、执行政策 “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
(一)具体表现
1.体检套餐设定僵化:医院推出标准化体检套餐后,规定所有体检者只能选择现有套餐项目,不能根据个人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比如,一位长期伏案工作且颈椎不适的年轻上班族,希望在基础体检套餐中增加颈椎专项检查项目,却因规定无法如愿,只能额外单独挂号、缴费检查,增加了时间和经济成本。
2.药品使用限制不当:为规范药品使用,医院规定某些特殊药品只能按照固定的剂量和疗程使用,不考虑患者个体差异。例如,一位老年慢性病患者,由于身体代谢功能较弱,在使用某类药物时,按照标准剂量出现了明显的副作用,但医生因受规定限制,无法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二)突出问题
在执行医院内部政策时,过于强调统一标准,忽视患者个体差异和实际需求,给患者就医带来不便,影响治疗效果和就医体验。
(三)整改措施
1、优化体检套餐模式,满足个性需求:向医院体检中心建议,在保留标准化体检套餐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体检项目 “自助添加” 服务。协助收集整理常见的个性化体检需求,参与制定个性化体检项目组合方案及合理收费标准,方便患者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
2、完善药品使用规范,关注个体差异:主动学习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药品使用指南,参加医院组织的药品合理使用培训。遇到特殊情况的患者时,积极与上级医生和药剂师沟通,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申请调整药品使用剂量或疗程,并做好详细记录和跟踪观察。
(四)进展实效
体检中心采纳建议后,推出个性化体检服务,一个月内选择个性化体检的患者占比达到 20%,收到患者关于体检服务的好评率提升了 30%。药品使用规范调整后,因药物副作用导致治疗中断的患者减少了 50%,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提高到 85%,医院在合理用药方面的口碑得到改善。
(四)进展实效
优化后的疫情防控流程实施后,危急重症患者就医延误情况减少了 80%。通过与医保部门的沟通协作,特殊情况患者医保报销申请的通过率提高到 70%,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医院的社会形象得到改善。
四、文风会风不实不正、搞文山会海问题
(一)具体表现
1、会议材料审核疏忽:撰写科室月度工作总结报告时,未仔细核对数据,将部分患者的康复数据写错,在科室会议汇报时才被发现,影响会议讨论的准确性和效率。
2、会议发言冗长空洞:参加医院学术交流会议时,发言内容准备不充分,缺乏针对性和重点,只是罗列一些常见观点和现象,占用大量会议时间,却未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二)突出问题
在医院文字材料撰写和会议发言中,存在审核不严谨、内容空洞无物的问题,浪费时间和精力,影响工作效率和信息传递效果。
(三)整改措施
1、严格材料审核,确保数据精准:每次撰写文字材料后,先自行检查两遍,重点核对数据、病例信息等关键内容,再请同事帮忙审核,确保材料准确无误后提交。
2、精心准备发言,提升会议质量:会议前认真准备发言内容,明确发言主题和要点,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进行阐述,发言时长控制在规定时间内,提高会议发言的质量和效率。
(四)进展实效
经过整改,科室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的错误率降低至 5% 以下,会议讨论更加顺畅高效。在学术交流会议上,发言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得到其他参会人员的认可,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
五、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存在差距问题
(一)具体表现
1、台账精简不彻底:医院要求精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