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组建平安建设志愿者队伍开展平安志愿者行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平安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浓厚氛围,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根据xx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新期待,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引导群众增强自主意识,依靠群众解决身边问题,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为我区努力建设成为全省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全面打造社会治理新标杆,营造更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各镇(街)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特点和工作实际,建立平安志愿者队伍。各镇(街)经常性开展平安志愿服务人员不低于常住人口的1%,各单位干部职工参与平安志愿服务人员不低于本单位总人数的80%。充分发挥平安志愿者的服务、示范、引领作用,经常性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把平安志愿者行动建设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平台,不断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二、工作原则
(一)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发挥综治中心作用,深化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挖掘整合各镇(街)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与资源,广泛参与平安志愿者行动。运用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等多种途径,为志愿者开展平安志愿服务搭建平台,努力营造平安建设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坚持属地管理,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努力实现平安志愿者行动在本地区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坚持履好自己的职、办好自己的事,结合部门(单位)实际和行业特点,在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同时,发动广大干部职工深度参与平安志愿者行动,形成协同共治工作格局。
(三)法治保障、规范有序。坚持用法治原则指导平安志愿者服务工作,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依法依规开展活动,健全组织体系,明确职责任务,完善运作机制,丰富服务内容,推动平安志愿者行动有序发展。
(四)创新发展、科技引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平安志愿行动的宣传发动、参与组织、队伍管理等方面,强化科技支撑和保障,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最大便利,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平安志愿服务。
三、工作任务
紧紧围绕与社会治理密切相关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时期,聚焦平安建设重点任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一)维护公共安全。对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各类治安和消防、道路交通安全等安全隐患,特别是公交、车站等公共交通领域,中小学幼儿园、商场超市、旅游景区、流动人口聚集区等人员密集区域的安全隐患,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配合做好预防处置工作。
(二)组织治安巡逻。以镇(街)村(社区)为单位,组织志愿者在大街小巷、沿街商铺、居民楼院等公共区域定期开展义务巡防。以厂区、院区、校区等为重点,组织志愿者开展护厂护院护校活动,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防范意识。发现并举报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在逃犯罪嫌疑人和各类违法犯罪线索,制止或举报发生在身边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