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市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召开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大会,这不仅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重要会议,更是关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之举。刚才,*同志详细通报了2024年全市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在交流发言中分享了宝贵经验与成果,讲得十分到位,希望大家认真学习、积极借鉴,将这些优秀做法切实融入到各自的工作实践当中。接下来,我着重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意义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
(一)优化营商环境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并明确要求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省委省政府也旗帜鲜明地提出,要以营商环境之优激发振兴发展新动能。**作为省会城市,同时也是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在政治站位上必须更高,行动上必须更迅速。我们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细化为一项项具体工作任务。例如,在落实《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过程中,建立“政策落实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和考核标准,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落地生根。通过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切实的工作成效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在优化营商环境这场全国性的“大考”中,展现**的担当与作为。
(二)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振兴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绩,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城市建设也日新月异。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市场活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要素吸引力不够等问题。2024年,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达19.31万户,同比增长15.46%,企业数量突破6万户,创历史新高。这一成绩固然值得肯定,但横向对比南方发达城市,我们的市场主体总量和质量仍存在较大差距。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2万家,而我市仅千余家,在企业平均研发投入、专利持有量等方面差距明显。只有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从政策、服务、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入手,才能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如**新区依托“自贸试验区+深哈产业园”双平台,创新“飞地经济”模式,吸引深圳企业“总部+研发”在深、“生产+转化”在哈,2024年落地项目达32个,带动投资超50亿元,激活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振兴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迎头赶上。
(三)优化营商环境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近年来,我们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举措,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零跑动率均达99%以上,“e冰城”APP注册用户超74万人,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但不可否认的是,企业和群众办事仍存在“多头跑”“反复跑”等问题,部分业务流程繁琐、审批时间过长。例如,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中,企业需往返多个部门提交材料,平均耗时长达60天。我们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化改革,从企业和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推行“工程项目审批全程帮办”制度,组建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从立项到验收的全流程服务,将审批时限压缩至30天以内,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更暖心,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精准施策,全面聚焦营商环境建设的关键领域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