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五一假期安全防范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灾害防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第二季度特别是“五一”期间安全防范的决策部署,动员全市上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刚才,我们听取了部分县(区)和市直单位的汇报,深入分析了当前安全防范的形势任务,我都同意。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抓好“五一”期间安全防范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凝聚共识,切实增强“群众过节、我们过关”的责任担当
当前正值生产经营活跃期、交通运输高峰期、自然灾害多发期,各类风险隐患交织叠加,“五一”假期安全稳定工作容不得半点松懈。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安全是发展的基石,是民生的底线,是节日祥和的保障。
(一)把“人民至上”作为根本坐标,绷紧思想之弦。安全生产事关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宁可百日紧,不可一日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既是政治要求,更是民生承诺。安全生产不仅关乎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更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安宁。每一起安全事故,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都是对社会和谐稳定的破坏。各级干部要树牢“群众过节、我们过关”的意识,把安全稳定作为检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好安全红线。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对每一位领导干部的殷切期望。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在“五一”假期这个特殊时期,人员流动增加,各类活动频繁,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大。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放松。只有绷紧思想之弦,才能筑牢安全之堤,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假期。
(二)把“风险挑战”作为警醒镜子,认清形势之变。随着“五一”假期临近,人流、车流、物流激增,叠加夏季高温、汛期暴雨等极端天气,安全风险呈现“点多面广、易发突发”的特点。特别是危化品运输、旅游景区客流、建筑工地施工等领域,稍有疏忽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我们要把风险当隐患、把隐患当事故,宁可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也不能把问题看得太简单。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类生产经营活动频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危化品运输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其安全风险不容忽视。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更可能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危化品运输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同时,旅游景区的安全也是“五一”假期安全防范的重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然而,旅游景区的安全问题却时有发生,给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我们要加强对旅游景区的安全检查和管理力度,确保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安全和放心。此外,建筑工地的施工安全也不容忽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地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然而,由于施工环境复杂、人员流动性大等因素,建筑工地的安全风险也相对较高。我们要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监管力度,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施工安全。
(三)把“责任链条”作为关键抓手,拧紧担当之阀。安全责任必须层层落实、环环相扣。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做到“四个亲自”(亲自研究部署、亲自督促检查、亲自协调解决、亲自推动落实);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坚持“三管三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杜绝监管盲区;企业法定代表人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安全责任分解到车间、班组、岗位。对责任悬空、推诿扯皮的行为,要严肃追责问责,让“失责必究”成为常态。责任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必须把责任链条拧紧拧实,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有人监管。党政“一把手”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亲自督促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亲自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亲自推动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要加强对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要加强对企业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体,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企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要加强对生产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生产设备和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