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为政之要,莫先于作风;作风之要,莫贵于务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党中央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既是对百年大党优良传统的传承弘扬,更是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之举。今天,借此机会,我结合自身职责实际,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如何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赋能镇域发展新征程。
一、溯百年风华,在历史脉络中领悟作风建设的“根”与“魂”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更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对于XX镇党委而言,唯有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方能在新时代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一)作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理论纲领上,更体现在作风形象中。从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思想理论建设,到列宁突出组织建设重要性,直至毛泽东同志将作风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百年党史深刻昭示:作风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XX镇党委作为基层执政堡垒,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政党标准严格要求自身,把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等优良作风贯穿于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确保党委决策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契合群众需求。
(二)作风建设是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回顾党的百年历程,从井冈山的“挑粮小道”到延安的“窑洞对”,从脱贫攻坚的“第一书记”到疫情防控的“党员突击队”,优良作风始终是党凝聚民心、战胜困难的“制胜密码”。当前,XX镇正处于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的关键期,项目落地、民生保障等工作直接关系群众获得感。镇党委必须以刀刃向内的决心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党员干部把心思用在谋发展上、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中,以作风“纯度”提升发展“效度”。
(三)作风建设是百年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百年作风建设实践,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构建起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这些宝贵财富,既是历史的沉淀,更是未来的指引。XX镇作为具有红色基因的基层单位,要充分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将“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作风要求融入党员干部教育,引导全镇上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产业转型、生态治理等攻坚战中展现新作为。
二、践初心使命,在基层治理中找准作风建设的“靶”与“向”
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践中。XX镇党委必须聚焦主责主业,以“五个坚持”为抓手,推动作风建设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一)坚持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政治建设是作风建设的“灵魂”。镇党委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