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暨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的研讨发言材料
同志们:
这段时间,我们围绕八项规定精神和《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进行了系统学习,我心里始终回荡着一句话:作风,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写在脚底的态度、落在手上的行动。风气一变天地宽,作风一转人心暖。在我看来,作风建设这事儿,最怕“念念有词”、最需“躬身入局”。我们既要讲规矩、讲章法,更要讲点人情味、讲点烟火气,把大道理落在小细节,把硬道理讲出温度感。接下来,我想谈一谈学习的感悟。
(一)从“念在嘴边”到“走进心里”,思想认同才是真“风气”
俗话说,“心正则笔正,风清则气正”。作风之“风”,说到底是一种信仰的表达,是对初心使命的态度体现。我们有的同志,说起规矩头头是道,写起心得洋洋洒洒,可一到实际中,就落了个“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学规矩学不出精气神,只学了“套路”;讲纪律讲不出新面貌,只讲了“空话皮话”。作风建设,首先要过的是思想这一关,要让纪律规矩“入脑更入心”。
一是要学得“有感情”。不能只当“文件夹”,要带着信仰学、带着敬畏学,把党的作风建设要求当作压舱石、定盘星。读《论述摘编》,不是翻书,更是照镜子,是和总书记进行一场思想上的“对话”,一句句都该让我们“坐立不安”、有所触动。
二是要悟得“有滋味”。好作风不是喊出来的,是悟出来的。从“照镜子、正衣冠”到“洗洗澡、治治病”,每一个提法的背后,都是对问题的深刻剖析。我们只有从心底认同,才能从脚下迈步。要把书读成问题,把问题化作行动,从理论中找立场,从立场中找方法。
三是要落得“有筋骨”。理论学习最终要见效在日常表现中,要在“人情与原则”“情面与规矩”的拉扯中,把该办的事办得妥帖,把该守的线守得清清楚楚。思想扎下根,作风才有根。
(二)从“表面光鲜”到“实里见功”,整改落实必须见“真章”
作风建设最怕“只挂灯笼不点灯”。现在一些现象值得警惕:办公室窗明几净,文件满墙贴,可一到具体工作却乱了阵脚;会议开得热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