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街道新冠病毒核酸筛查工作方案
为了切实做好秋冬季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有效落实,充分发挥核酸检测的疫情监测作用,按照一旦发现聚集性疫情,在1-3天内完成辖区内所有居民全员筛查的标准做准备。特制定XXX街道全员新冠病毒核酸筛查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街道新型冠状病毒全员核酸检测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研究部署全街道新冠病毒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党政办、党建办、城建中心、综合信息指挥室、社会事务办、应急中心、经发办、新居民服务中心、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派出所、综合执法中队、卫生监督所、财政所、市场监管所、群团组织等科室负责人以及各村社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管控组、综合组、应急组、医务组、后勤组、村社组。
1.管控组成员由新居民服务中心陈志鹏、林浩策、姜玉海等组成,主要负责现场工作人员点位安排、队伍秩序维持、警戒线及安保工作等。
2.综合组成员由社会事务办陈坚义等组成,主要负责核酸检测的组织、场地确定、检测现场协调、环境消杀、联系医废处置等。
3.应急组成员由应急管理服务中心张策、综合信息指挥室王贤伟等组成,主要负责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以及红黄码人员的处置转送等。
4.医务组成员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唐哲津等组成,主要负责核酸采样检测设备、试剂和耗材等物质准备,采样点设置、信息系统管理工作等,确保具备24小时内完成全域核酸检测的能力。
5.后勤组成员由党政办黄庆节等组成,主要负责提前准备街道级全员核酸检测设备的购买、储备、运送、后勤保障、信息技术等。
6.村社组成员由党建办林震旦等、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金达伟、各村社书记等组成,负责牵头组织村社核酸检测动员、筛查区域及对象确定、志愿者招募组织等。
二、时间周期
根据XXX市防控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员核酸检测组织管理和能力建设等有关工作的通知》(温防办〔2021〕49号)要求,确保在12-16小时内基本完成区域全员核酸采样、24小时内基本完成检测。在此基础上,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实施管控区域外,村居、商场、学校等单位单独开展的,1000人以下(含1000人)的2小时内完成,1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6小时内完成。1万人以上(含1万人)的,按照24小时完成检测执行。由领导小组确定检测区域、检测时间。
三、对象确定
1.XXX街道各村社提前做好筛查对象的摸底工作,并建立全员核酸名单档案,要求10月8日前完成填写《全员核酸检测人员统计表》(附件1)和《全员核酸检测对象采样分配计划表》(附件2)。全员核酸筛查指令下达后6小时内,各村社要将上述两表报至街道防控办。全员核酸检测正式启动2小时前,附件2要发放到各采样点领队处,以便做好筛查对象的查漏补缺。
2.各村社要根据筛查对象的住所或工作地分布,按照就近原则提前确定采样点,村社采样点要提前按照规范布局,配备采样所需的电源、照明、防雨降温等基本设施。全员核酸筛查指令下达后12小时内,各镇街和机构要立即封锁采样点,张贴公告、做好场地布置。采样点地址清单和开放时间要在筛查启动前6小时报街道防控办。
3.各村社要在筛查启动4小时前,把所有筛查对象划分到不同采样点和不同采样时间段(建议每2小时一个区间),并通知每个对象的具体筛查地点和筛查时间,携带身份证、手机、佩戴口罩、提前扫码等注意事项,按时参与筛查。
四、前期准备
(一)场地布置
1.空间布局要求:一般应选址在空旷、通风良好的大型广场、体育场或学校操场等地,亦可选择便于出入、通风良好的大型室内场馆。
每个采样点根据场地大小和筛查对象数量,确定10-15个采样组。每个采样组即形成一条“流水线”,“流水线”上应包括测温亮码区(负责人员核对)、信息登记区、核酸采样区、采样点出口(出口可以合并为一)等几个功能区块,区块之间间隔至少在10米以上,形成为一长条等候通道,便于间隔排队。每条采样“流水线”必须独立设置,用隔离护栏隔开,避免各“流水线”上人员互串。
每个采样点的场地要设置物资储备区(防护、采样等物资)、防护穿脱房(穿脱各1间)、医务人员临时休息区、标本打包(待转)区、应急留观区、医废暂存区各1处。上述所有功能区块均要放置醒目的标牌和路径指引牌并做好隔断。如是室外场所,采样点入口要设置在上风向;应急留观区、医废暂存区、采样点出口设置在下风向。
2.设施设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