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2021〕19号)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抓手。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大事、急事、要事,是加快扭转农村脏乱差局面的重要措施,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的重要载体,是改善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必然要求。
二、整治目标
当前我街道农村人居环境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整体标准不够高、工作进展不平衡、发动群众不充分,乱堆乱放、乱倒乱扔、乱搭乱建现象还比较普遍,长效管护机制还不健全,特别是××特大灾害对农村人居环境造成较大破坏。要通过集中整治“六乱”、开展“六清”,快速实现“四起来”,尽快扭转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使全域农村尽快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提高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建引领与农民主体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激活农村法治、德治、自治内生动力,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促进村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生活习惯,确保环境整治扎实有效。
(二)坚持规划设计与统筹推进相结合。遵循乡村发展规律,突出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坚持先规划后整治再建设的原则,协同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各项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民生活品质改善的共赢。
(三)坚持全域整治和典型引路相结合。各村(社区)要结合实际,基础条件较好的精品村、“千万工程”示范村(居)委会努力打造人居环境示范样板,基础条件一般的村有效解决环境突出问题,狠抓典型引领,全域整治、分步推进,实现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
(四)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在率先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的基础上,坚持先清脏再治乱、先治表再治本、先改善再提升、先集中攻坚再长效保持的原则,逐步形成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建管机制,最终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四、整治重点
(一)治理“六乱”
1.整治乱堆乱放。整治房前屋后、废弃院落堆放的柴草、秸秆、土堆、粪堆及闲置生活用品;整治村内街巷两侧、空闲地乱堆的木材、砂石、砖瓦等建筑材料;整治村庄出入口、文化广场、集镇摊位乱摆、货物乱堆、车辆乱停等。
2.整治乱倒乱扔。整治不按指定地点乱倒乱扔生活垃圾;整治向村边、田边、路边、渠边乱倒建筑垃圾;整治小型养殖场、小作坊向河塘沟渠违规乱排;整治农户乱倒污水。
3.整治乱搭乱建。整治村头、房前屋后违规临时搭建的废品收储点、农作物储存棚、散养圈舍等;整治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的违法建筑;整治随意悬挂张贴的广告牌(栏);整治和规范电力线、网线、有线电视线;整治集镇、中心村沿路沿街违法搭建的临时营业房、仓库、厂房、车库等。
(二)开展“六清”
1.清垃圾。彻底清除村庄周边、道路两侧、庭院四周等陈年垃圾,保持村庄干净、整洁、有序。加强日常垃圾清运保洁,做到日产日清,实现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
2.清污水。有效管控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因地制宜选择污水处理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一体治理,提高生活污水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能力。
3.清塘沟。开展房前屋后塘沟治理、清淤疏浚,逐步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开展塘沟周边净化绿化,改善农村水环境。
4.清违建。依法处置存量违法建筑,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引导广大农民依法建设。
5.清杂物。引导农户全面清理废弃的生活用品、生产农具、柴禾杂草、破旧围栏、建筑物料、农业生产废弃物等物品,做到分类码放、整齐有序、及时处置。
6.清残垣断壁。因地制宜对废旧房屋进行拆除,一时不宜拆除的予以加固修整。结合农村住房灾后重建工作,对重建补助对象的危房进行拆除,积极推进“空心院”整治和“一宅变四园”(把废弃宅基地变成花园、果园、菜园、游园)。
(三)实现“四起来”
净起来。村庄内外道路、背街小巷、庭院内外、公共场所干净整洁,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市场化保洁机制,加大监管力度,保持村庄常态化清洁卫生。
绿起来。大力开展冬春植树造林,推进宅旁、村旁、路旁、水旁“四旁”绿化,逐步实现村庄果园化、农户花园化。
亮起来。村庄出入口、主街道和公共活动场所等重点部位安装照明设施,有条件的村背街小巷夜晚有照明,加强管护运行,方便群众出行。
美起来。结合各地实际整治村容村貌,加强风貌管控,积极创建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四美乡村”和整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