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发展电子政务、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数字政府建设是党和国家顺应数字时代发展态势,着眼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做好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建设背景
(一)重大意义。
1.全面推进我市数字政府建设,是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XX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以数字政府建设驱动政府全域改革与集成创新,全面提升数字化技术运用能力与数字素养,增强全市数字化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2.全面推进我市数字政府建设,是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引擎。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重塑政务信息化管理架构、业务架构、技术架构,建设共享大平台、慧治大数据、共治大系统,通过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政务新机制、新平台、新渠道,全面提升政府履职能力。
3.全面推进我市数字政府建设,是推动XX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深化政府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数字政府引领全领域数字化改革,深刻认识当前我市面临的人才与资源流失、区域吸引力不强、发展不平衡等方面的挑战,全面强化以政府数字化发展撬动经济社会全领域数字化改革的引擎作用,为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XX绚丽篇章提供重要支撑。
(二)建设现状。
“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提高政府效能,开展一系列实践探索。
1.基础支撑体系初具规模。建成了市级电子政务云平台,提供包括计算、存储、网络、安全、数据库、应用软件等6大类134项服务;建设了政务云监管平台,实现政务云资源“按需分配、按实结算”;发布《XXX市市级政务云管理暂行办法》,开展市级政务信息系统“上云迁移”工作,加快政务信息系统整合。编制《XXX市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建设方案》,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升级。
2.政务数据共享有序推进。统筹开展政务数据共享体系建设,建成省市两级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发布了三批市直部门数据共享责任清单。建设了市级政务大数据资源中心,以需求为重点,开展政务数据的归集,累计汇聚数据XX亿条。
3.政务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完成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网上统一受理平台、统一电子印章系统、统一电子证照系统、政务服务地图等系统建设。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办好一件事”改革,围绕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和减时限,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4.重点业务领域纵深创新。各业务领域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支撑能力逐步提升,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市级“生态银行”,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大数据应用创新能力加快提升,智慧应急、“区块链+法治”国家级试点建设稳步推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疗健康、“互联网+人社”、数智警务、智慧交通领域创新引领作用凸显。
5.体制机制逐步理顺。成立了“数字XX”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数字XX”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推进落实;成立了省政府推进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政务服务“好差评”)建设领导小组,高位推动网上政务服务工作。组建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以下简称省营商环境局),负责统筹推进、组织指导、监督检查全市电子政务、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监管”系统及全市政务大数据建设等工作,成立省政务大数据中心,为推进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汇聚融合和深度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三)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我市数字政府建设正从粗放式、碎片化阶段向集约统筹、共享共用阶段过渡,数字政府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地区和省份相比,全市数字政府建设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全市统筹协同机制亟需优化。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重复建设、多头建设、低水平建设和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仍然突出,一体化管理运行保障体系尚未形成,部门间、市地间信息化发展不均衡情况仍然严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数字政府建设的整体发展进度。
2.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有待强化。政务云服务目录有待拓展,电子政务外网带宽与覆盖面不够,导致各业务系统整合、迁云迁网进程不快。云网资源合理化配置效率与管控能力有待提升,可视化、可监管、可管控、可调度云网资源一体化管理模式尚未建成。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XX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对我市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以数据要素为核心多元驱动政府数字化改革,深化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推进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推我市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提供新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社会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省委关于健全优化政府职能体系,加快推进“数字政府”“透明政府”建设的工作要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推动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强化服务渠道整合与业务流程优化再造,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坚持整体统筹、协同推进。强化系统观念,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思路,坚持统筹协同、适度超前、集约高效、利旧建新,构建一个数字政府平台体系,促进市级和市(地)、县(市、区)上下联动,强化业务部门之间协作配合。
坚持数据驱动、创新引领。建立健全数字政府相关标准规范,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关键技术应用,建设共享大平台与共治大系统,破除信息孤岛,持续开展数据治理,实现数据按需有序共享,提升业务协同效率。
(三)建设思路。
以“146N”思路引领我市数字政府建设发展,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化基础。
一个数字政府平台。构建覆盖全市四级政府的一体化数字政府平台,破除部门、层级业务壁垒,促进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与业务融合,实现“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一体协同”与“一屏统览”。
四大数字基础支撑底座。以构建一体化云网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一体化的政务数据体系、一体化的公共支撑体系、一体化的安全防护体系为基础全面支撑我市一体化数字政府建设。
六大专题领域。聚焦政府运行、公共服务、智慧监管、生态银行、社会治理和XX特色,以数字化技术全面驱动政府服务、监管、治理方式变革。
N个场景化应用。以六大专题领域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建设为核心,构建百花齐放的应用服务场景。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市一体化数字政府,数字基础支撑能力大幅度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升,营商环境大幅改善,力争全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