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名词术语
(一)总论
应急管理工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做到“两个维护”,胸怀“两个大局”,坚持“两个至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两件大事”(发展和安全),强化“两个根本”(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双区”建设、“双城”联动为战略引领,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
一.应急管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唐山时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重要要求。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
二.应急管理“三个定位”
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
三.安全生产“三个必须”
2013年7月18日,中央政治局第28次常委会专门研究安全生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全生产要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四.应急管理“四个精准”
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预警发布要精准、抢险救援要精准、恢复重建要精准、监管执法要精准。
五.应急管理“四化”水平
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六.应急管理“五种能力”
2019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社会动员能力。
七.应急管理“三个严防”
即严防发生重特大事故、严防发生群死群伤自然灾害、严防发生重大社会不良事件。
八.应急管理“四不发生”
即不发生人员死亡、不发生决堤、不发生爆炸、不发生大火。
九.安全生产“红线意识”
201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十.市委市政府赋予“四个确保”使命担当
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城市运行安全、确保重要设施安全、确保水库堤坝安全。
十一.应急管理“六个迅速到位”
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迅速到位;24小时应急值守和应急指挥平台迅速到位;应急救援专兼职队伍和应急专家队伍迅速到位;应急预案和应急物资、应急通讯等支撑保障迅速到位;风险隐患滚动排查整治防范迅速到位;社会动员和紧急转移安置工作机制迅速到位。
十二.应急管理“五个不”目标
三防工作确保实现“不积涝、不倒灌、不垮坝、不决堤、不亡人”的工作目标。
岁末年初安全防范实现“不着火、不冒烟、不炸响、不浸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
十三、应急管理“六个抓”和“七个立即”
日常应急管理“六个抓”:抓落实、抓督办、抓研判、抓重点、抓科技、抓宣传。
发生事故要做到“七个立即”:立即启动“一盘棋”应急响应机制、立即派驻专家组开展专项指导、立即约谈通报事故企业主要负责人、立即加快事故调查、立即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立即开展事故警示教育、立即对事故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处理和培训。
十四、应急值班值守“六个一”机制
应急值班值守“六个一”是指一日一报告、一日一会商、一日一调度、一日一抽查、一事一处置、一事一警示。
十五、应急处置“四个一”机制
政法部门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一位分管市领导和一个部门牵头负责,一个工作专班跟进处置,一个专项工作方案统筹应对,一个口径上报和发布信息,迅速快捷、有力有序开展应对处置。
省应急管理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建立健全一个指挥中心、一个前方指挥部、一套工作机制、一个窗口发布的“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
十六、应急管理“三字经”“六字诀”
一是保持“三高”状态,即高度重视、高度警醒、高度戒备。二是坚持做到“三清”,即头脑清醒、情况清楚、思路清晰。三是持续念好“三字经”,实施“三全三分”,即全覆盖、全领域、全面性,风险分级、隐患分类、责任分解。四是坚持用好“查、改、防、练、救、惩”六字诀,即在排查、整改、防范、演练、救援和惩处上,反复抓、抓反复,狠功夫,坚持不懈。五是坚持做到“三真”,即待人真诚、理论真学、工作真干。六是切实做到“三实”,即切合实际、作风实在、注重实效。
(2)安全生产
十七、安全生产原则“不安全不得生产”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十八、企业主体责任“五落实五到位”
2013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山东青岛时强调: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要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五落实五到位:1.必须落实“党政同责”要求,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任。2.必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职责。3.必须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4.必须落实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配强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安全管理人员。5.必须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董事会、业绩考核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6.必须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十九、安全生产检查“四不两直”
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二十、安全生产执法“四个一律”
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予以经济处罚;对存在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并严格落实监管措施;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二十一、安全生产执法“五个一批”
曝光一批重大安全隐患;惩治一批典型违法行为;通报一批“黑名单”生产经营企业;取缔一批非法违法企业;关闭一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二十二、安全生产“四个对待”
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来对待;把过去的事故当成今天的事故来对待;把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把小事故当成大事故来对待。
二十三、事故调查处理“四不放过”原则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责任人和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二十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五定”原则
即定整改方案、定资金来源、定项目负责人、定整改期限、定控制措施。
二十五、安全生产“三违”
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二十六、安全生产“三会一课”
每年年终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报告会、每年年中企业安全管理负责人履职报告会、一线员工每日安全班会、逢会安排法制教育课
二十七、安全生产“三基”
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和基本功。
二十八、安全生产复工复产“七个一”
一是召开一次企业领导班子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主持部署复工复产工作。二是制定一份复工复产方案,严密相关工作计划、安全措施步骤和时间节点。三是部署一次全厂性安全自查自纠,严禁停运设施设备“带病”复工复产。四是开展一次全员安全教育同堂听课,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等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布置、亲自检查、亲自落实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五是组织一次安全专题班前会,突出“任务、安全、措施”三交和“状态、着装、工具”三查,守好安全管理第一道防线。六是制定一套应急处置方案,加强应急日常管理。七是实行每一次高危作业必须安全条件双审,对起重吊装、高处作业、有限空间、动火等高危作业,要由安全管理机构和具体作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作业前进行“作业审批双签”,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召开一次领导班子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制定一份复工复产方案、开展一次全厂性安全自查自纠自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