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志:
又是一季春草绿,一年一度清明来!
在这个缅怀英烈、感恩先辈,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根据区委安排,由我作为XX区“首峰大讲堂”第二讲的主讲人,给大家就“倡导文明祭祀,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来讲一讲。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关于清明节及其诸多民俗事项的起源,学者有不同的说法,但在民间传说里,它们都与孝道密不可分。在有关清明节的传说中,流传最广的就是介子推割肉奉君,最后却与母亲一同被国君晋文公放火烧死在绵山。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炮竹等物品到墓地,烧纸钱、放炮竹、叩头行礼祭拜。
新时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更多在于强化感恩意识、生活意识和国家意识上。清明节期间,人们为逝去的亲人扫墓,是感恩他们为家庭所做的奉献;各地方举行为先烈、先辈的祭扫活动,是以此教育、激励我们要有奉献精神、忘我精神,以扫墓的形式释放对于祖先、对于自然的情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此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近年来,绿色、生态、文明,逐渐成为群众祭扫的关键词,而现又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再次倡导和践行网上祭祀、献花等科学文明绿色祭扫方式,共同营造安全、绿色、文明、祥和清明,我们义不容辞,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
我们具体要做到哪些呢?
一是追根溯源,文化祭祀。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一是提醒我们要弘扬“孝”文化。“孝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对于人生幸福、家庭美满、社会和谐起到了强基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