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而矛盾往往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我们经常讲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其实本质只有一个导向,那就是问题导向。因为不管是目标、还是效果,不把前面那块叫问题的“石头”搬掉,你一个也实现不了。
新手阶段,总觉得文字过于稚嫩,对那些花团锦簇的文章羡慕不已;一段时间后,又觉得气势不足,开始眼红别人可以“气吞万里如虎”;再后来又觉得不对领导口味,缺乏“用户思维”……
我们不能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文稿的本质是什么?是推动工作;用什么来推动工作?用解决问题来推动工作。想想几年前,为了一篇文章能够对应领导风格,上下求索、寻章摘句,生生把一篇讲话变成了“领导语录精编”。写稿人丢掉了“问题”,就等于丢掉了子弹,就算带着枪,又能有什么用?
以下几点想法,更多是自我警示,与大家共勉:
不迷恋形式。每次接到重要文稿任务,一般都会跟业务部门的同志一起商量,听到最多的一句,就是“你们文字水平高,熟悉领导风格,希望能给个提纲,我们好去操作”,这就是典型的本末倒置。因为提纲只是形式,问题才是答案!一篇文稿,无论是风格、理念,还是标题、框架,都要服从于问题,而距离炮火最近的业务部门,理应最清楚问题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