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10月经营计划月度例会上的讲话
昨日是历史,今日是现实,明日是未来。
昨日的历史演变为今天的现实,今日的现实决定了明日的未来,也是明日的历史。
历史不可见,只可回顾;未来也不可见,只可期待。
唯有今日,现实且可见,是连接昨天与明天的桥梁。
企业的持续成长与发展,如何正确看待昨日、今日与明日?
首先简要分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三季度,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陷入“滞、胀、衰”,国际政经格局依然复杂,全球主要经济体加快收紧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动荡显著加剧,世界经济面临多重下行风险,更具不确定性。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内需不振是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受大环境影响,根据初步统计结果,公司前三季度产销量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市场开拓和客户开发,努力克服宏观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经营情况总体平稳,出口保持增长,增人、增线、增薪是公司经营中的几大亮点。
华为任正非发表一篇关于《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的文章。他在文内前瞻性地提出,“于全球经济而言,未来十年应该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历史时期,全球经济会持续衰退。在这样的情况下,华为对未来过于乐观的预期情绪要降下来……要先想办法度过这三年艰难时期,生存基点要调整到以现金流和真实利润为中心,不能再仅以销售收入为目标。我们的生命喘息期就是2023年和2024年,这两年我们能不能突围,现在还不敢肯定,所以每个口都不要再讲故事,一定要讲实现,首先要活下来,活下来就有未来。”任正非强调,“华为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保证渡过未来三年的危机。”
当前形势下,安利应该怎么办?我认为,公司综合实力强,行业地位突出,在鞋材、沙发、汽车、电子等品类中的份额都很少,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市场远未达到天花板,我们还有很多的机会、很大的作为。行业内的中小企业面临资金、客户、环保的压力,面临新工艺、新技术变革的压力,比我们面临更严峻的生存挑战。安利有房子、有棉衣、有粮食,为抵御经济寒冬做了充足准备,而且我们始终积善、行善、向善,我坚信善有善报,安利的道路无限宽广,一定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我对此充满信心。
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对公司未来3-5年发展的认知和判断。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过去的成绩、喜悦,泪水、汗水,功劳、苦劳、辛劳和疲劳,都过去了,未来还很遥远,我们能做的是什么?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