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农业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

XXX同志

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县“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集中教育培训刚刚结束,县委第一时间召开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基于两个考虑:一来“三农”工作始终是“重中之重”,如何加快“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历史进程,需要我们上下同欲;二来全县254个村的“领头雁”参加了本轮教育培训,以“三干会”形式安排部署农业农村工作,更便于推动当前和今后各项工作。刚才,张超书记对2014年的工作情况作了总结,对2015的工作进行了整体安排,讲了很好,我表示赞同。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新常态下要有新思维

关于经济新常态概念,我们大多耳熟能详。这是习总书记基于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处于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科学判断。省委李鸿忠书记概括了新常态必然性、历史性、决定性、过程性特点。新常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要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在新常态下,我们的资源利用方式,要走绿色、低碳和环保发展道路;产业结构要逐步以第三产业为主体;需求结构逐步要以消费需求为主导,过去排浪式、模仿性消费要逐步变成特色化和个性化的消费;城乡结构要逐步缩小差距,那就是生产空间要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要宜居适度、生态空间要山清水秀。在新常态下,人民群众也有了新的盼望,盼富盼美盼小康更加强烈。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已全面拉开,我们既要坚持稳中求进保持“平常心”,也要强化底线思维保持“忧患心”,更要增强机遇意识保持“进取心”。从宏观上来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发展,去年相继出台了新型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土地流转经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金融支持“三农”发展、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近期中央又印发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意见,以及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而且,中央对下阶段“三农”工作的方向、重点和要求更加明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突出强调了“五个重大问题”: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重大考验;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重大挑战;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破解这些难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

1、农业发展处于调整期,重在提质。从微观上看,我县“三农工作”进入了调整期。从统计数据分析,近年我县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持续下降,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64034,与2008年我才到竹山时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11个百分点,这说明我们的工业强县战略实施整体不错。今后随着城镇化推进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还会下降,二三产业的发育程度和发展空间将继续走高。从农业产业结构分析,2011年、2012年、2013年,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同比增长6.6%5.8%5.4%,去年是7.3%,这说明我们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加大了力度。200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增长47.8%2011年增长6.1%,去年增长了4.4%。传统的种植业增速放缓了,比重下降了,“一主四特”产业体系在市场调节中逐渐衍生了链条,展示特色和生机,农民群众在结构调整中得到了实惠,这就是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新特征。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作为内陆山区的贫困县,我们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生产成本持续抬升、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金融服务农业水平有待提高,种种问题给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乡村两级干部应是感同身受。习总书记讲,当前农业发展面对不少新挑战,主要农产品价格顶到“天花板”,农业生产成本的“地板”也在刚性抬升,农业生产补贴和价格补贴逼近约束“黄线”,资源环境亮起“红灯”。形势急人,也逼人。我们必须适应新常态,坚定不移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唯一出路,顺“势”求“质”,尽快推动农业从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效益与质量并重,更加注重提高竞争力、农业技术创新和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

2、农村建设处于转型期,重在破难。“四化同步”是趋势,农村是主战场。新常态对以人为本的城乡一体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再是以往单一的建房子、做盆景,而是要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还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转型时期,农村发展是一个大课题,怎么让农村更像农村?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尤其在人口流动加快、社会步入老龄化的阶段,如何促进社会治理?对我们都是挑战。经过多年来的新农村建设,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竹房城镇带一线的城镇化率应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但在较偏远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还很薄弱,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还很困难。2014年全国城镇化率为54.77%,湖北省是55.67%,十堰市是51.5%,竹山只有37.2%,远低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这是我们的差距所在,同时也是我们的潜力所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1年到2011年的10年间,城镇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带动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拉动消费增长1.8个百分点。竹山城镇化率要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需要提升18.5%,就可转移8-9万农村人口进城入镇,带动经济增长,拉动投资和消费潜力巨大。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于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以产业为支撑,以公共服务为基础,通过社会建设实现城乡统筹。我们要牢固树立“全域统筹、宜居城镇、现代管理、协调发展”理念,全面提高“城镇建设精细化、城镇管理人性化、流动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改善生产空间结构,推动乡村与城市交相辉映,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共同繁荣,让农民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社会进步的主力,城镇建设的主角。

3、全面建设小康处于关键期,重在攻坚。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总书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回顾过去30多年的改革发展,正是竹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由远及近的过程。小康社会有10条标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恩格尔系数低于40%,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50%,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大学入学率20%,每千人医生数2.8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对照这10条标准,2014年我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94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94万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6900元,恩格尔系数46.8%,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36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37.2%,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15%,大学入学率80%,每千人医生数2.03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85%以上。有些指标已经提前完成,有些指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行百里者半九十,竹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处在提速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没有农村和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群众对小康生活水平有了更强的向往和追求,现在的农业农村工作不仅仅只是增产增收等经济问题,同时也包括生态保护、文化建设、公平正义、权益保障等新问题。小康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靠村级班子,靠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广泛发动群众,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推进全程、全域、全面小康。国家启动了秦巴山片区扶贫规划,省委、市委组织推动以“四双”为核心的精准扶贫,对相关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用新常态下的新思维来应对、去化解。

二、新常态下要有新突破

新常态下的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何适应新常态、转型谋变、提质增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县委下发的1号文件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基本遵循。

(一)突出调整主线,推动农业转型升级。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方式,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要按照“调优结构、调大规模、调优品牌”的思路,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推动特色农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1在生态农业上体现竹山特色。绿色生态是最硬优势,绿色崛起是最佳路径,绿色繁荣是最大期盼。要始终恪守绿色决定生死法则,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把竹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在农业农村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

基层小笔杆+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文档素材,服务帮助笔杆子

确认删除?
开通VIP
兑换VIP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