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林长制 奋进新征程
推动宝鸡林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天仓
(2022年2月28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落实全省林业工作会、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全市农村工作会精神,总结2021年全市林业工作,表彰先进,交流经验,安排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关于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全市林业系统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林业局和市委、市政府各项部署要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动力,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林长制落实走在了全省前列。按照中省市全面推行林长制要求,全市上下“一盘棋”压茬推进各项工作。去年以10月16日为节点,市县镇实施方案全部印发,市县镇村“四级”林长全面设立;市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总林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副总林长,镇村设立了林长和副林长;5名市级林长负责5个生态片区,2939名县镇村林长责任区、35939名林权责任人和护林员管理网格区落地落实,全市组织体系建设排名全省第三。10月9日市级五项制度出台实施,推动各县区及时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提前完成年度任务。注重先行先试、创新机制,凤县 “4535”工作机制和眉县智慧林长制信息管理平台创建经验在全省推广,陇县命名林长制宣传广场,太白县制发林长制纪实手册;全市统一分级设计和安装林长制公示牌407个,凤县、眉县、扶风县、太白县三级公示牌全部设置到位,林长制公示牌设制模式在全省树立了样板。
(二)生态空间管护保持安全平稳。持续加强“一管三防”,省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涉林问题零反馈。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举办守护祖脉秦岭为主题的“生态卫士日”,《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总台账》涉林问题全部销号备案,岐山县、眉县、凤县建设秦岭典型受损森林生态系统修复试验样板基地,完成秦岭国家公园设立前期各项任务。严控林地定额、采伐限额,开展森林督查和林政执法,麟游县推进涉嫌违法违规占用林地问题整改落实见效,全市37宗征占用林地项目审核无差错,1098个反馈疑似图斑核查到位,涉林违法案件数量同比下降,更新资源管理“一张图”,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工作受到省局表扬,。严格落实森林灾害防控责任,设置森林“防火码”卡口228处,森林火灾零发生;眉县建成投用西北唯一林业有害生物天敌繁育场,渭滨区创新“政府+专家”森防模式,高新区、金台区、陈仓区、扶风县、麟游县等县区投放花绒寄甲力度大,松材线虫病无疫情,全市有害生物成灾率远低于省控指标。陇县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积累经验,眉县、太白县、凤县、凤翔区等县区建立政府统一购买野生动物致害保险机制,保障了群众人身与财产安全。
(三)科学造林绿化工作扎实推进。严格执行上图落地制度,科学推进山区森林化、城镇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全域景观化建设,完成营造林82.69万亩,占年度51.43万亩任务的160.8%,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成果在全省现场会交流展示。森林“四围”助推绿化美化,渭河北坡生态保护修复1610亩,带动全市绿化坡面39.3公里;眉县国家、陇县省级森林城市进入验收程序,建设省级“三化一片林”森林乡村15个;完成市域高速公路两侧绿化美化树种补植,实施城乡主干道路两侧、河流沿岸及滩涂植树种花2.3万亩,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高新区统筹城镇村绿化与林业产业融合效果明显,市局获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先进集体。凤翔区、千阳县、麟游县等县区(单位)策划实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项目,带动全市义务植树171.5万人次、570.8万株。开展封山禁牧专项整治,市县划定封禁区,陇县实施关山草原重点区域全面封禁,全市封山禁牧工作受到省局通报表扬。
(四)林业产业发展凸显富民效益。聚力林业产提质增效,麟游县采取政府采购方式实施核桃低产园改造,陈仓区成立花椒、柴胡产业发展协会,凤县林麝疫病防治中心建成投用,千阳县苗木线上销售成效大,市林业站、林业科技信息中心及时有效组织应对经济林低温冻害,市国有林场管理站编制《宝鸡市森林旅游发展规划》,生态富民服务成效显著,全市实现林业总产值138.04亿元。全年改造提升经济林16.6万亩,新增林下经营面积15.65万亩,林麝存栏2.29万只,森林康养、森林体验引领生态旅游接待人数217.2万人次。新增国省级龙头企业2家、合作社示范社8个和林下经济示范基地9个,新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5个、自然体验基地1个,凤县花椒、陇县核桃入选首批陕西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陈仓西山柴胡和凤县花椒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品,5个森林公园(森林康养基地)列入陕西省首批生态旅游特色线路,16个优势林业产业经营主体林特产品获中国(西安)国际林业博览会金奖。统筹落实各类惠民涉林资金2630.3万元,凤县建立林麝养殖农户利益链接机制,扶风县实行“三优先”制度,推动生态产业扶贫“8+”模式落细落实,生态富民助力乡村振兴成效在《中国绿色时报》报道推广。
(五)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新成效。开展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回头看,完成了秦岭国家公园功能区划调整和天台山、五丈原风景名胜区总规修编,凤翔雍城湖正式入列国家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地体系初具雏形,3处保护地获评“陕西最美生态空间”,野生动植物栖息空间环境不断优化。常态化推进打击整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有声有色,“清风行动”扎实有效,设立栖息地红外相机监测点40处,收容救护野生动物129只(头)。调查秦岭红豆杉1000余株,实施秦岭红豆杉迁地保护300亩,首次在太白山海拔2700米以下发现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独叶草,在辛家山林区发现国家Ⅱ级保护植物“绿花百合”。全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显示,市域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由8种增加到20种、Ⅱ级保护动物由33种增加到83种,珍稀野生植物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六)发展支撑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坚持项目带动、改革创新,“十四五”林业发展形成规划成果,保障体制扩能升级。全年争取落实中省林业项目资金4.49亿元,招商引资6.8亿元,谋划储备入库2022年中省财政27类183个子项目,岐山县、眉县、太白县、凤县、陈仓区等县区招商引资扎实,市局获全市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实施“52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推广实用技术4.6万亩,建立科技示范点24个,培养林农技术能手33名,认定省级林业科技特派员7名,市林业科技信息中心《胶东卫矛育苗技术规程》立项省级标准并荣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从事林下经济经营群众达到4.14万人,人均林业收入1759.3元;国有林场基础设施改善,统筹资源管护和经营发展,职工经营性收入稳步增长。生态云视频会议系统建成投用,信息宣传工作增量增质,全年对外宣传报道2991篇(次),在全省林业系统综合评价得分22819分,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
(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建强队伍。全面夯实从严治党责任,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形成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新局面。局党组自觉接受市委巡察“回头看”等4次重大巡察督察,建立全面从严治党1+3制度体系,在贯彻“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方面实现了新提升。全系统落实“政治强、业务精、形象好”总要求,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树立学习、务实、高效、担当、精细、服务、勤廉之风。市局开办“业务讲学”活动,在全市主题演讲竞赛、主题征文和庆祝建党100周年“永远跟党走”歌咏比赛等活动中均获较好荣誉。选树15名“宝鸡最美生态卫士”,6名党员干部职工和市局机关党支部受到市委、市直机关“两优一先”表彰,2名干部职工分别荣获宝鸡市首届“最美科技工作者”提名奖和“五一劳动奖章”,生态绿军红绿相彰新气象,打造了干部作风、营商环境最优行业。
同志们,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各级党政高度重视、科学部署的结果,是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推进的结果,是林业干部职工真抓实干、创新推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林业局党组向在座的各位同志以及长期奋战在林业战线的干部职工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二、关于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重要之年,是深化林长制、培植新动能、奋进新征程的关键一年。全市林业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三新”内涵、“三高”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林长制高效运转为总抓手,着力生态恢复、生态重建、生态富民、生态服务“四个提质增效”,强化森林、草原、林地、自然保护地、野生动植物“五个安全保护”,做实深化改革、项目投资、科技创新、组织队伍“四个支撑保障”,推动全市林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全年要持续聚力绿色宝鸡向美丽宝鸡、产业扩面向提质增效、资源利用向保护发展、传统管理向高效治理“四个转型提升”,抓细抓实七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着力抓好项目投资建设。林业生态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公共财政资金的支持。我们要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