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稳增长防风险保稳定惠民生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省委决定召开这次高规格、大规模会议,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作示范、勇争先”的殷殷嘱托,就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段非常特殊、非常重要时期的全省稳增长、防风险、保稳定、惠民生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推动各地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协调行动,在关键时候有强力之举,在重要时期有上乘状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全省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着力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巩固拓展回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发展始终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稳住经济才能稳住大局、稳住信心。当前,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运行,但受国内外错综复杂形势影响,恢复不及预期、稳的基础还不牢固。我们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以决战的状态、决胜的心态,尽最大努力、下最大功夫,力争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
一是要全力稳投资。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全力抢时间、拼进度、争额度,持续夯实经济回稳向好基础。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在持续打好六大领域“项目大会战”的基础上,强力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大交通”、大xx都市圈轨道交通、水利电力能源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四大攻坚行动”。各地各部门要抢抓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增加规模、扩大领域的重大机遇,按照“能落地、支撑实、见效快”的原则,加快做好项目谋划、筛选、推进工作。要有效激活民间投资活力,坚持一视同仁、放宽准入、全力支持,发挥好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加大民间投资项目金融扶持和专项建设基金倾斜力度,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鼓励民间资本采取多种方式规范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促进民间投资持续扩大规模。要强化项目服务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健全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机制,充分发挥项目前期工作深入介入机制作用,优化规划、环评、施工许可等前期工作服务,构建全流程帮办、全链条保障服务体系,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
二是要全力稳消费。今年以来,受疫情反复冲击影响,消费场景受限、消费能力下降、消费意愿减弱。要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有序恢复发展。要着力稳住传统消费,全面落实各项促消费政策,扎实推进商贸消费提质扩容三年行动,办好2022 xx金秋消费季活动和第五届xx旅游消费节,推出针对汽车、家装、家具、家电等大宗商品促消费活动,加快推动商贸消费全面复苏。要加快培育新兴消费,大力实施电子商务促产业转型和助消费升级“十百千万”行动,推动省内优质产品进一步扩大网络知名度和线上影响力,全面拓展智慧产品、智能零售、数字文化等消费新业态,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要充分挖掘农村消费,加强乡镇商贸设施和到村物流站点建设,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鼓励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促进农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全面激活农村消费潜力。
三是要全力稳市场主体。进一步提升惠企纾困政策的精准性及时性有效性,有效帮助企业缓解压力,促进市场主体稳步增长。要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健全政策兑现机制,持续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推进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快速兑现,让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企业看得见的“真金白银”。要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新官不理旧账”、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四大专项治理”,为市场主体发展更好解压松绑。要加大入企帮扶力度,全面落实各级领导干部挂园区、挂企业帮扶制度,建立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一站式一体化服务平台,及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了解企业面临难题,“一链一方”“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稳住市场主体、留住发展“青山”。
四是要全力稳产业链供应链。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加固底板、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全面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适配性。要着力畅通产业循环,聚焦“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升级版,分行业、分区域、分专题开展一批产销对接、产融对接、人才对接、技术对接等活动,推动大中小企业上下游配套和分工协作,全面打通“堵点”、补上“断点”、消除“痛点”,让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起来。要加快培育优势产业,紧紧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新兴产业,精心办好“世界VR产业大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等活动,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加快培育壮大优势产业。要强化科技创新赋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在创新投入、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上发力,加快推进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切实加强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建设,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努力形成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