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暨招商引资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一、从全局层面把握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
营商环境事关高质量发展大局,关系一个地方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层面,深刻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首先,这是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工程。营商环境是党中央高度关心、反复强调的“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xxx总理每年都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这个主题进行部署。尹弘书记、任振鹤省长到甘肃后,把营商环境作为主抓的“核心工作”和“一号工程”,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先后召开企业座谈会、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等进行研究部署,密集出台了土地、财税、人才等一揽子政策措施,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都前所未有。可以说,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乎全局的政治问题。我们必须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切实增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其次,这是赢得区域比拼的实力工程。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思想解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发育程度的综合体现,也是城市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的重要衡量标尺。尤其是在当前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各类生产要素加速流动,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必将带来新一轮区域发展的“大调整”“大洗牌”。嘉峪关作为一个正处于发展拐点的工业旅游城市,我们无论是推动产业转型、吸引企业投资,还是畅通大循环、融入新格局,都迫切需要改善营商环境,打通制约发展的痛点和堵点,从而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下好先手棋、赢得主动权。
第三,这是厚植发展土壤的引领工程。“政府营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市场主体的信心和活力。从我市情况看,这些年我们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幅压缩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项目等审批时限,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经验被中央依法治国办向全国推广,成功创建国家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特别是去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坚决守住“六稳”“六保”底线,把减税降费、让利助企等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全年各类市场主体逆势增长xx.x%,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市场主体对我市营商环境的认可。在今后发展中,我们必须把这些年的经验总结好,把基础巩固好,进一步擦亮营商环境这个“金字招牌”,切实为企业壮大、项目落地创造良好条件。
第四,这是锻造干部作风的基础工程。营商环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更是干部作风的“显示器”。20xx年底,国家颁布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建立了包括xx个一级指标、xx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明确把营商环境便利度纳入党政领导班子高质量发展评价考核内容。当前从各方面反映看,我市的营商环境除了反映审批程序、环节较多以外,更多集中在干部作风、办事效率上,比如有的反映政府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事难办了;有的反映一项手续要多头跑、来回跑;有的反映“只说不能办,就是不说怎么办”……所有这些,都表明我们的工作作风仍需改进,必须坚决克服部门利益和“官本位”思想,树立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加优质的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紧盯重点难点推动营商环境实现大突破
优化营商环境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各级各部门要保持永远在路上的韧劲,对标市场化、法治化的要求,紧盯突出问题,聚焦薄弱环节,坚决破除制约各类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切实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实现大的突破和提升。
一要打造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政务服务的效率高不高,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在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也都需要政务服务的支撑和保障。我们要突出精准聚焦,坚持刀刃向内,把简政放权作为“当头炮”,全面梳理取消、调整和承接的服务事项,继续压减行政许可事项,切实把该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