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暨企业遗留问题清零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样一个会议,主要就是统一思想,正视问题,理清思路,采取措施,将我们过去落下的步子赶上来,把我们当前存在的问题解决好,在“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时刻,全面优化县域营商环境,清零企业遗留问题,让各类企业甩掉包袱、破除制约、轻装上阵,助推全县高质量高速度发展。刚才,*县长宣读了领导组名单,*书记就《行动方案》进行了一个解读,并做了具体的工作要求,一些职能部门做了表态发言,大家讲的都非常好,我完全同意。但是振振有词、空口无凭,希望大家说到做到、做就做好,在接下来的攻坚行动中吃透问题,快速出招,把工作头绪一项一项的理出来,把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一个一个化解掉。干部找准干活的目的,企业找准投资的方向,我们*才有可能成为投资的热土、创业的热地、客商的福地。
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存在问题、认清发展顽疾,增强攻坚行动责任感使命感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硬通货,实体是转型跨越的主力军。我们*有过“五小”(小煤矿、小高炉、小水电、小化工、小建材)工业的辉煌,有过乡镇企业的崛起,有过知名的“陵鹏牌”摇臂钻床、“工”字牌刃具、“鸣鹿”牌热水器和煮锅、“盛世”牌暖气片、“鸿生”牌玉米淀粉、“渴望”牌果茶等名品牌,曾是*东南十七个县中响当当的排头兵。但时至今日,有过很好基础的五小工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没有在市场经济的摸爬滚打中发展壮大,最终因体制、规模和管理技术的滞后,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纷纷关门停产,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们本土的一些成长性好、经营效益不错的企业随着环保的刚性约束、土地的严格调控被政策性关闭。至此,*工业从昔日的大红大紫跌落到了谷底。一步跟不上,步步撵不上,长期缺乏发展后劲,财政长期入不敷出,关键是缺了工业这个强县支撑。
工业不强,难言县域经济强。在2021年全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我们明确提出了“坚定一个方向,加快两翼腾飞,抓住五个关键,实现一个目标”的发展战略,这其中“两翼腾飞”,就是指文旅康养和新型工业。现在我们文旅康养势头不错,但新型工业发展很慢、落后很多,必须下决心扭转,把工业这个短板补起来,再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瘸着走路。“十四五”我们提出了较为跨越的发展目标,其中GDP年均增速定位*5%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快提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明显提高。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离不开各类企业实体的强力支撑。但现实情况是,基础薄弱,财力不足,各类欠账较大,我县企业数量少、层次低、力量弱,各类问题错综复杂、久拖不决,这都是我们推动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隐患。对企业遗留问题来一次大摸排大起底大解决,这是我们发展实体经济的先手棋,我们需要下这个决心,对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多方利益纠缠的“死结”问题、漠视职工利益的“钱财”问题、投资较大的补窟窿问题来一次彻底解决。不下这个决心、不动这个手术,我们可能会发展无望、没有出路。
一要树牢“优化营商环境、解决遗留问题就是抓发展”的思想。企业是*发展的希望所在、力量所在,企业兴则经济兴*兴,企业强则经济强*强。从我们*财政收入构成来看,尽管我县第三产业占比“三分天下有其二”,但财政贡献少之又少,富民不强县;工业GDP占比五分之一却贡献了70%以上的税收,高峰时期的2020年曾达到90%以上,历年来*税收大头在工业。从我们*收入总量来看,收入两个亿,支出*多个亿,严重长期入不敷出,靠着的是上级的转移支付,夸张的说,我们*就是“啃老族”“啃老县”。什么时候才能端上自家的碗、吃上自家的饭,何时能挺直腰杆说话、理直气壮起来,出路在工业、希望在实体。我们就是要以这次行动为切入点,把我们的工作力量、工作重心投入到优化营商环境、解决遗留问题上来,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降成本难、要素保障难、创新创造难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这些行动,让企业感受到面对困难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每一个企业背后都有县委县政府当后盾、作保障。只要我们企业发展起来了,*发展就有了支撑、有了保障、有了基础。
二要强化“优化营商环境、解决遗留问题就是塑品牌”的意识。一个地方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营商环境。事实证明,哪里大发展,哪里就有企业创造的辉煌;哪里快发展,哪里必定是对企业支持力度最大、营商环境最优、企业活力最强的地方。企业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也是县委县政府的职责所在。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次行动,以点及面,以面带全,盘点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出实施更多能感知、有温度、见效果的政策举措,打造服务效率最高、管理最规范、综合成本最低的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去年开会我就讲过,我们*东西南北中,无论往哪个方向总能看到放弃的厂房、废旧的房屋,为什么没有开工、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