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融合发展战略 做足文化旅游文章
为推动科学赶超跨越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同志们:
这次全县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充分酝酿后决定召开的。会议主要目的是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和省、市文化工作迈上新台阶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和省、市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动员全县上下高举文化旗帜、奏响旅游强音,全面促进文化旅游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及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文化旅游为基础条件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强富美高”新XXX注入强大的文化力量。
为开好这次会议,县委、县政府前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组织起草了推动文化振兴、加快旅游发展的一系列文件,县委常委(扩大)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汇报、讨论研究。今天会上,文件讨论稿再次印发给大家,请同志们进一步提出修改意见;县委副书记、县长XXX同志将作工作报告,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根据县委常委(扩大)会讨论精神,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深入把握文化旅游业发展新形势新趋势,切实增强振兴文化旅游的责任感紧迫感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旅游是一种文化体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迅速提升并呈现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新特征,文化旅游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文化旅游业跨领域、跨行业、跨产业、跨部门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催生文化旅游+商业、金融、科技等“1+1”、“1+N”新模式、新业态,产生1+1>2的裂变效应、乘数效应、杠杆效应,带来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文化旅游关联行业达到110个以上,是一个多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的大产业;文化旅游业直接收入每增加1元,就给相关行业带来4.3元的增值效应。美国迪斯尼乐园、环球影城等以文化创意为核心、旅游为载体,融新资本、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于一体,犹如一座能量巨大的“反应堆”引爆文化旅游消费市场,提升整座城市集聚力辐射力;我市正在建设的古淮河·西游记文化旅游区,以“文化旅游+”为内核整合西游记、古淮河、淮扬菜、运动休闲、养老养生等多种元素,逐步形成多种业态高度融合的产业集群,呈现出文气人气商气财气快速集聚的良好态势。顺应新形势新趋势,实施推进文化旅游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关联度、带动性、影响力效应,对于XXX新一轮科学赶超、跨越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整合利用资源,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XXX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厚,且有着地广人众、区位交通等独特优势,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既能把厚重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好、配置好、利用好,解决文化旅游发展相对滞后、文化设施建设欠账较多等现实问题,又能最广泛有效地整合众多特色优势,形成资源优势互补叠加,培育新的发展业态,打造发展新优势。二是有利于拓展发展内涵,不断深化科学赶超、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文化旅游有着强大的传播力、开放度和包容性。系统推进文化旅游与经济社会融合战略,是深化融“市”入“海”、放大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是推进“五化联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是突破“3+3+1”战略重点、提升七大版块承载层次和环境的重要引擎,对于深化科学赶超、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具有引领性、根本性作用。三是有利于外树形象内塑品质,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美誉度。文化旅游对于一座城市既是“面子”也是“里子”。坚持把文化旅游发展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能够促进建设品位品质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充分彰显城市文明形象;同时,整体环境提升必将倒逼全社会文明建设,培育和提升人文精神。四是有利于丰富群众性文化生活,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现时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仅停留在吃好穿好的物质层面,更追求身心愉悦的精神享受。XXX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根据国际惯例,既是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提升的中期阶段,也是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文化旅游消费的快速增长期。坚持把文化旅游放在优先位置,系统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有利于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能够更好适应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增强精神层面的幸福感获得感。
总之,实施文化旅游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战略,是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内涵的拓展、发展路径的创新、发展措施的提升。要从引领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社会文明程度、造福人民群众,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强富美高”新XXX的全局和战略高度,重视抓好文化和旅游工作,促进文化旅游与经济社会全面融合发展,扬文气、聚人气、生财气、强底气,以文化旅游大发展大繁荣集聚资源、促进发展、提升环境、造福百姓。
二、深入实施文化旅游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战略,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层次和水平
文化旅游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和投入少、见效快、附加值高的“无烟工业”,推动文化旅游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突破了拼资源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极大地提升了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