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写材料时,一些朋友常常因手中掌握素材有限而犯难,感觉能写出来的内容实在太少,不足以撑起整个稿子的篇幅,即便拼命增加字数但实际效果也不太理想。那么接下去,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把材料写“长”。
把材料写“长”的内在逻辑
把材料写“长”不是单纯增加文字,更不是多写空话废话,而是将所掌握的有限素材拓展出更多内容,呈现出更加详细的信息。
也就是说,例如原素材只有100字,我们不是自己去想出其他的50字、100字把它添上去,而是要找出原来100字中可以具体化、详细化的点,然后拓展出来更多字数,形成更多内容。
当然,这里所说的拓展,是对原材料的纵向细化,不是横向增加。例如原来说的A项工作,拓展出来的都是包含在A项工作中的a1、a2、a3等子项目,而不是并列的B项工作、C项工作等等。
基于自身的工作实践,下面介绍三种把材料写“长”的经验。
经验一:细化重点内容
对现有的素材和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将其所包含的信息尽可能写出来。比如总结政府的企业减负工作时,你掌握的可能就这么一句总结性表述——“减轻企业负担,制定《xx市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实施方案》,累计为全市企业减负降本10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在无其他内容可写的情况下,这里就有三个点可以拓展,分别是这个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100亿元的构成情况、任务进度具体数字。
具体可以修改成这样——“减轻企业负担,制定《xx市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是落实某某某要求,落细减税降费政策、某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