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激活力、“三治”强基础,“三化”织网线——镇粮食生产经验汇报材料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全面落实水稻生产功能区主体责任,以粮食生产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不断巩固产业基础、强化产业地位,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振兴步伐坚实迈进。2022年,完成早稻育秧面积×万亩、早稻种植面积×万亩,超额完成岳阳早稻生产目标任务。
一、“三实”激发种粮活力
压紧压实粮食生产工作责任,干部考核看实绩、惠农政策重实惠、服务措施见成效,多管齐下,充分激活重粮种粮热情活力。
(一)体系建设重实绩。成立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与镇长牵头抓总,推行党政领导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包村小分队包组包户包丘块工作机制,将粮食生产工作责任压实到人。建立粮食生产目标考核机制,将粮食生产工作纳入镇干部绩效和村级目标管理考核,作为党员评先评优、“两代表一委员”履职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政策激励重实惠。将粮食补贴、农机作业补贴、社会化服务补贴等奖补资金精准发放到种粮主体,全力保障政策性农业保险惠农政策落到实处。镇财政加强配套资金投入,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优先支持涉农项目建设,重点解决部分丘块灌溉不便、产量不高等问题,让种粮主体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三)服务支撑重实效。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沟通对接,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农业科技服务团队,以培训讲座、田间课堂等形式,为种粮大户、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