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中共X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在X召开,会议提出要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旅游产业化成为X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以健康为主题的旅游形式已成为新常态下旅游经济的新亮点,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以康旅综合体推动X旅游产业化闯新路正逢其时。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旅游产业化
旅游产业化侧重于旅游产业经济功能的发展,是指随着旅游活动与旅游文化的普及,旅游产业空间不断拓展、旅游产业要素发展完善、“旅游+”三大产业深入融合,旅游产业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态、组织等综合功能和价值不断发挥,在此基础上,推动旅游产业地位提升,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并有效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康旅综合体
康旅综合体即以康旅为核心建立的综合模式,在康养综合体和旅游综合体的基础之上演变而成。即:集大健康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一体的市场发展项目,目的是通过“康养+旅游”的模式,基于政产学研有效协同的支撑体系,将康养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以大健康的康养市场吸引功能为载体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康旅综合体涉及医疗、体育、地产、金融、制造等多个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联系紧密,突破了传统康养产业与旅游产业单向发展的模式,兼顾康养、旅游产业功能的同时,满足消费的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通过资源、功能、要素的整合,综合规划多个产业,用空间创新来带动产业优化和链条延伸。
二、X推动旅游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X旅游产业化发展还存在旅游经济结构不合理、旅游业态市场化不足、旅游产品满意度不高、规划运营层次不匹配等问题。具体如下:
(一)旅游经济结构不合理
X省旅游业基础设施已较为完备,旅游资源丰富且较为集中,但是在旅游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旅游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当前,X的旅游资源开发还不够科学,旅游产品的开发深度仍有待深化,旅游企业的发展阶段较浅,旅游服务企业发展不成熟、抵御风险能力较弱,旅游产业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上述问题进一步导致X旅游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的结合度不够、旅游产业链层次结构不合理以及旅游集群的成长面临瓶颈等一系列宏观层面的问题。
(二)旅游业态市场化不足
目前X大部分景区收入主要停留在门票收入层面,消费链延伸不足。X大部分旅游景区没有形成综合旅游的消费链,无二次消费收入,景区购物、演艺等旅游要素培育不充分,旅游目的地尚未形成较大规模的特色购物场所和有影响力的演艺节目,缺乏能体现资源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特色街区,致使游客逗留时间短,旅游综合效益不高。以黄果树大瀑布、百里杜鹃、荔波樟江等5A级旅游景区为例,2019年门票收入占景区综合收入的比重约为50%,购买旅游商品收入仅占综合收入不到8%,远低于全国游客购物花费19.5%的平均占比。
(三)旅游产品满意度不高
X当前向全国展示了旅游大省的形象,但是优质旅游产品供给不充分,导致游客满意度还有待加强。2020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旅游满意度指数为85.52,虽比上年同期提高1.20,但二级指标之中,旅游要素满意度指数仅为85.07,是游客满意度评价体系中的短板因素。从温泉康养旅游开发来看,全省有264处,遍布72个县,拥有息烽温泉、石阡温泉、剑河温泉等优良级资源,但现有的温泉康养基地却无一家达到五星级温泉企业标准,而重庆、云南已分别有2家和4家。X高品质康养等品类产品的缺少无法更好满足游客需求,从而无法进一步通过口碑效应影响X旅游产业化进程。
(四)规划运营层次不匹配
X旅游业目前存在“规划水平超前,管理水平落后”现象。X省旅游业新时期紧抓机遇,规划已经较为完备,但从具体运营层面来看,全省大多数涉旅国有平台公司管理和运营人员是半路转行的政府相关行业工作人员,缺乏专业化的旅游景区市场运营人才和团队,探索新经营模式、打造服务品牌、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益方面的相关人才更是匮乏。从业人员中,具有较强服务技能且综合素质较高的从业者比例偏低,绝大部分基层服务人员学历层次不高,技术级别较低,运营能力较弱。以导游为例,“云上X”旅游的数据显示,全省导游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为初级导游,中级导游仅占总数的2.7%,高级导游仅9人。从导游基本语言素质来看,英语导游占比为3.9%,日语导游占比0.7%。
三、康旅综合体助推旅游产业化闯新路的理论机制
上述X旅游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绝大多数源于旅游产业链延伸不足,旅游产业融合度不高,而康旅综合体恰好具有拓展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为线,辐射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集聚为面的特性。康旅综合体作为产业、要素与利益紧密联结的联合体,其内在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了规模经营优势,契合了旅游产业化的目标与要求,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具体表现如下:
(一)产业联结
其核心是提升规模集聚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康旅综合体通过旅游产业化链条上一、二、三产业各主体的内在联合,形成产业集聚,产生从量的集合到质的激变的集聚效应,从而提高旅游供给体系效率。康旅龙头企业通过管理、技术、宣传、信息等手段,依托区域资源禀赋优势,将度假、疗养、运动、养生、养老以及食疗医疗等产业组织起来,实现产业集聚,优化要素配置,使产业链中吃、住、行、游、养等环节紧密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从而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在品牌效应的基础上,向市场展示康旅综合体的综合发展能力,助推旅游产业化闯新路。
(二)要素联结
其核心是生态价值的实现,充分利用X生态优势、山地特征,使康旅项目在种类和质量上契合消费者需要,实现生态效益。康旅综合体以同一品牌为市场导向,但其品牌建设需要土地、劳动、资本、管理、信息、技术等多种生产要素的集聚,以保障康旅项目质量以及契合消费者需要。这需要康旅综合体内三类主体一致行动和努力。联合体中三类主体的功能定位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负责康旅品牌塑造,制定服务标准,严格进行康旅项目源头管控,开展多方合作进行技术、信息服务,提供技术培训等;以政府为纽带,承担政策引导、制度规范保障,为康旅综合体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高校机构为基础,提供康旅专业化人才服务,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三)利益联结
其核心是建立监督约束机制,让居民分享成果,实现社会利益。康旅综合体建设要以当地的居民参与和受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为原则,构建政府、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民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生产经营共同体。通过“捆绑式”发展,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实现多元主体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