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站森林资源管护区以“65”产业园为依托,着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构建利益链,打造“一场一业”的特色化格局,引导产业向标准化看齐、规模化发展、市场化迈进。管护区经济实现年收入30万元,管护区144名职工中有120名职工参与发展管护区经济中,职工参与率89%,人均年增收1.5万元。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整合优势资源,搭建管护区经济发展平台。
(一)明确发展定位。管护区班子成员多次召开会议研究管护区经济发展项目,征求全体职工的意见建议,通过到外地调研学习、反复论证、慎重选择,利用资源优势、整合现有产业,按照“壮大现有产业、培育新兴产业、谋划接续产业”的思路,以畜牧养殖、黑木耳种植、白酒灌装、旅游服务为主攻方向,引领和带动职工推动管护区经济发展。
(二)强化政策驱动。充分利用林业局提供的30万元管护区经济扶持启动资金,与内蒙养殖大户签订合作协议,购买28匹种马进行饲养繁殖;利用100万小额贷款发展合作社经济,推动食用菌种植65万袋,全面开启管护区经济发展新业态。
(三)集聚品牌效应。为提升管护区经济产品市场竞争力,借助“十八驿”品牌效应,带动管护区经济发展,冠名“十八驿”品牌的黑木耳、蜂蜜等特色产品在哈洽会上受到消费者青睐。另外,黑木耳养殖项目与“黑龙江天锦食用菌公司”签订销售协议,解决销售问题。
二、壮大现有产业,奠定管护区经济发展基础
(一)以合作社为基础,引领管护区经济市场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