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院院长离任发言
2017年2月27日,农历二月二,我离开兰考,来到龙亭。转眼5年多过去了,如今又到了告别的时刻。
每次告别都心有不舍;每次告别都心存遗憾;每次告别都心怀感激;每次告别都是新的出发。此刻,无论说些什么,都是浮浅的,都不足以表达内心。此时,话却不能不讲,这不仅是例行组织程序,也澎湃着无限深情。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从2012年12月到兰考至今,我在基层法院任职已9年4个多月。从44岁到53岁,从满脸稚气到两鬓斑白,这是一段难忘的岁月,这是一段奋斗的历程,荣耀与沮丧同在,鲜花与荆棘共生。
我离开兰考的时候,员额制改革还没有完全落地,当时兰考法院有法官64名、在编人员100多名。来到龙亭后不久,员额制改革基本完成,当时我们只有16名员额法官、在编人员仅47名,每年要办案件六千多件。
2019年,李一文带领她的团队办案超千件。在她办的这些案件中,既有审判又有执行。审判案件中,既有刑事,又有民事;执行案件中,有保全、有实施,也有裁决。
有天晚上十点来钟,有位同事在工作群里发了一张照片。照片上,一文同志左手抱着孩子,右手操作电脑,仍在神情专注地加班办案。旁边的沙发上,还躺着一个稍大点的孩子,已经睡着了。此情此景,看得让人心酸。
因工作吃紧,一文同志提前一个月结束产假,投入到紧张的执行工作中。当时,我对她说,等啥时候不忙了再给她补一个月的产假。但至今也未能落实,我深感歉疚。
产假还没有结束便开始分案的,还有王春英同志。春英同志为人低调,从不张扬,总是默默无闻地加班,生怕别人知道。这几年,眼看着她满头黑发渐渐变得灰白、花白,显得苍老又憔悴,我时常感到心疼、感到痛惜。
我们仅有的几名员额法官,多数是女同志,多数是80后,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重,办案压力大,经常加班加点,甚至没日没夜,都有许多的不易与艰辛。我们的法官都是“全科法官”,刑事、民事、行政、执行,什么案件都要办。
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想通过机制优化让同志们不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