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家园网 | 公文写作素材范文网站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党课讲稿】百年来内蒙古党的纪律建设历程、成就及经验启示.docxVIP免费原创优质

【党课讲稿】百年来内蒙古党的纪律建设历程、成就及经验启示


内蒙古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地,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成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具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长期以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一直拥有“模范自治区”的荣誉。党的纪律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内蒙古通过对纪律检查工作的不断探索改革,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体制机制,惩处了一批贪污腐败分子,为内蒙古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认真梳理和总结建党100年来内蒙古党的纪律建设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对指导民族地区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意义。

一、 百年来内蒙古党的纪律建设历程

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内蒙古党的纪律建设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初步探索、曲折前进、恢复发展、改革与创新四个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探索阶段(1921—1949年)

新中国成立前内蒙古党的纪律建设一直处于探索阶段。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党就着重围绕保密纪律、组织纪律和军队纪律进行了探索建设。19274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和中央党务委员会,建立了党的监察机关,制定了违纪处分规定,这标志着我们党内监察制度的确立,为全党全军严格执行党的纪律提供了保障。这一时期内蒙古党组织虽然没有建立专门的纪律检查机构,但是对纪律建设、廉政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制定通过了《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明确规定了党的各级领导机关产生办法、工作任务以及需要遵循的纪律原则,这是全党的纪律建设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一次飞跃。抗日战争时期,党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建立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把纪律建设摆在了重要位置,“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四个服从”都是这一时期根据地从上至下最严格执行的纪律;党领导的绥察行政公署也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健全制度、打击贪腐行为等方式,纯洁了队伍,增强了党的战斗力和抗日民主政府的威信。1945年党的七大把纪律规定写入党章总纲,进一步明确了对各级党员党组织的纪律要求,是党的纪律建设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1]解放战争时期,按照党中央关于加强纪律的指示,把纪律建设同作风建设、政权建设、土地改革等多项具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都有了新的发展,有力地保障了我国少数民族区域第一个民主自治政府的建立,保障了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内蒙古的实现。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曲折前进阶段(1949—1978年)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内蒙古陆续成立了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配备了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党的纪律执行標准也做出了统一和规范,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开展了廉政教育工作,但是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这一时期党的纪律建设也经历了曲折。19499月末,内蒙古全境获得解放。19501月和3月,中共绥远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机构设立在归绥市(今呼和浩特市)和张家口市,绥远省和内蒙古分局在所辖的各盟市旗县(市区)党委陆续建立了纪律检查委员会。19529月,中共中央决定合并内蒙古分局和绥远省委,组建中共中央蒙绥分局。[2]中共中央蒙绥分局纪律检查委员会也在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中共绥远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基础上组建。次年3月,按照中央相关规定,蒙绥分局纪律检查委员会改称内蒙古分局纪律检查委员会。[3]19553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全国代表会议,并通过了《关于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的决议》,明确了由党的监察委员会代替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履行相关职能。[4]同年9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监察委员会。

这一时期,内蒙古党的纪律建设紧紧围绕党中央要求,陆续开展了“三反”、新“三反”、反右整风、“五反”“四清”等运动,有效地遏制了党内的腐败现象,严肃了党的各项纪律,进一步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和社会主义革命成果。1951年底内蒙古和绥远地区的纪律检查机关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投入到上述运动中,重点在厂矿、企业财经、林业粮食等生产和经济部门中加强党的纪律、改进领导、提高生产效率,将斗争的重点指向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严重右倾思想和严重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分子,严抓分裂党、破坏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及以右倾活动抗拒和破坏党的政策和指示的两类案件。[5]这一阶段,内蒙古自治区各级纪检机关还在日常工作中受理党员申诉,开展复查复议案件和甄别平反工作。[6]但是,内蒙古纪律检查机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了破坏,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受到严重干扰。19694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取消《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有关党的监察机关的条款,撤销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监察委员会也随之取消。[7]自此,全区的纪律检查工作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恢复发展阶段(1978—201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内蒙古的纪律检查工作也进入了恢复发展的新时期,不仅恢复了各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还出台了一系列党内纪律规定,规范了纪律检查工作,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维护了党的各项纪律。1979年开始,按照党中央要求,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地方党委纪律检查机关陆续重新建立起来,健全内设机构,配备相应的干部,并根据党章规定,更名为党的地方纪律检查委员会,实行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体制,提升了纪检机关的监督权限和政治地位。首先,全区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大规模开展冤假错案的复查平反工作,一些被错误处理的党员干部全部得到了平反纠正,为增强党的团结,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促进全区政治局面的安定团结,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一时期,党和国家还制定了数量多、范围广、种类全、针对性强的法规制度,如《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规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8]内蒙古配套发布了落实这些制度文件的具体规定,严肃查处违反准则,破坏党风、违反党纪的案件,推动党内政治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思路,内蒙古自治区各级纪律检查机关认真学习、全面理解会议精神,着手对《企业法》执行情况、减轻农牧民负担、扶贫救灾款使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等工作开展了进一步专项监督检查,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正常运行起到了保障与推动作用。1993年全区各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与行政监察机关合署办公,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查处了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同时开始探索建立巡视巡察制度,对派驻机构进行改革,逐步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机制改革。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与创新阶段(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党课讲稿】百年来内蒙古党的纪律建设历程、成就及经验启示.doc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基层小笔杆+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文档素材,服务帮助笔杆子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