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大思政课,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
同志们:
金秋九月,又是高校开学季,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民族学生相聚在校园,逐梦启航。为给新生系好大学“第一粒扣子”,高校应以入学教育为契机,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思政课,促进各民族学生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思想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思想,系统阐释了民族工作的战略地位、历史方位、工作主线、重要任务、工作格局、规律方法,科学回答了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鲜明地昭示中华民族走向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前景,具有强大的理论引领力、实践指导力和积极的世界影响力,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以入学教育为契机,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题思政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民族团结的“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贡献。
抓住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