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产业革命典型事迹
构建政府大服务换来产业大发展
——乡镇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产业革命典型事迹
茶叶9300亩、核桃6000余亩、花椒5300亩,年种植烤烟6000亩、天麻4万平米以上,肉牛存栏5300余头、出栏生猪8800余头,这组看似简单的数据却饱含着德江县沙溪乡5年来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艰辛与坚实,成为全乡1.27万人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硬核支撑。
沙溪乡,北距德江县城20公里,国土面积12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87米,最高海拔1534米,素有德江的“屋脊”之称,全乡有耕地3.9万亩、林地10.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是黔东北区域的避暑之地。
近年来,沙溪乡紧紧围绕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确立“生态立乡、产业富乡、旅游活乡”的发展路径,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借助脱贫攻坚、绿色攻坚的政策优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构建政府大服务工作新格局,以做大做强茶叶、核桃、天麻、肉牛等绿色产业为核心,始终做到在服务中监管、在监管中创新,稳步促进各大产业抓细抓实并初显成效,实现了全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800多元,成为受人点赞的“沙溪速度”。
政府服务解难题
“我们的官林玫瑰红在网上销得火得很,预订的单子都有600多万,够我们忙碌一年的了。”走进德江县沙溪乡官林贡茶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邓平兴高采烈地向记者介绍。
官林玫瑰红是官林贡茶公司创立的企业新品茶,获得了国家相关部门的质量认证,连续两年在国内市场走俏,网络订单不断,供不应求。
“要不是沙溪乡党委政府为我们担保融资,不知道今天会是什么样的景象。”创业成功的邓平在欣喜之余还是随时铭记当地党委政府的好。
原来,在2016年春,邓平和他的公司遇到了资金断链的难题,虽与县供销社已谈成了100万元的资金借贷事宜,但由于找不到担保部门事情一直处于搁浅状态。
“我们把最后一丝希望寄托在乡党委政府的身上。”邓平说:“其实我们当时也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只是试一下。但乡党委政府个半小时开会研究作出的担保决定,让我们在绝望中蹦发了希望。”
“我们最终决定为贡茶公司担保,不是我们胆子比别人大,而是看准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