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XX市XX区作为乡镇工业的发源地,经济发展起点较早,带来了农民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第一轮建房热潮集中于上世纪70、80年代,以纸筋、砂浆、红砖、预制楼板为主要建筑材料,以共用山墙、空斗墙为主要建筑方式,以兵营式联排村巷为主要形态,农民凭经验自行设计,抗震防灾等级不高。到90年代中后期延续到20世纪初,又掀起了一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住房条件有了新的改善,出现了很多农民别墅小区、甚至别墅村。撤市建区后,为适应XX特大城市建设和XX城市化的需要,本着节约合理利用土地,我区于2003年10月,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暂停审批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的通知》(X〔2003〕X号),全面暂停对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的审批。建区之初,全区有1690多个自然村,经过10多年的城市化推进、二三产业的发展,拆除了630多个村庄,目前,全区还有1045个自然村庄。10多年来,全区建造了2000万平方米左右的安置房,搬迁农户5万余户,改变了农民世代散居的格局,使农民迁居到镇区现代住宅小区,从根本上解决了搬迁农民的居住问题。但是,目前全区还有大量农村居民,居住的房屋大多建造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建造技术和要求都不高,在风雨侵蚀中不断老化,有些甚至成为危房。同时,十余年来人口的自然增长,也使得人口分户、刚需婚配、经营增收(主要指民宿形式对外经营)等对改善住房的需求呼声日高。
二、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进展情况
2018-2020年全区完成17个农村住房建设试点村基本户1365户,2021年农房更新改善11个村438户。2022-2024年,我区计划完成美丽农居建设任务52个50户以上规划发展村,其中2022年16个,2023年18个,2024年18个。2022年建设任务16个规划发展村1819户(XX街道2个村216户、XX街道3个村665户、XX镇5个村462户、XX镇6个村476户),其中,XX镇XX村周巷及周边、XX镇XX村山南头2个村作为先行示范点,按照“原地翻建+原地修建”的模式进行建设,其余为原地修建模式。目前,2个先行示范点中XX镇XX村周巷及周边,共52户,设计户型已经确立,设计单位正在加紧出施工图。腾房工作正在推进中,已有47户村民腾房搬迁,目前已经开始拆除工作,;XX镇XX村山南头,共51户,已经完成前期准备工作进场施工,现在打地基阶段。14个原地修建村庄中XX街道XXX村东村桥外墙出新完成,外立面改造完成,小公园2000平方绿化完成,高标准农田施工中,准备进一步深化南侧场地景观设计方案。XXX村XXX已完成方案设计,正在办理招投标手续;XX街道XX村XX村、XX坝村XX村、XX坝村XX坝方案设计完成,正在出施工图;XX镇XX村XX桥、XX村XX、XX村XXX、XXX村XXX方案设计已完成;XX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