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四季度务虚会上讲话:科学谋划,把握关键,突出抓好加快发展的工作重点
今天是务虚会,更是一个务实的会。在总结过去成绩、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我们应该进一步理解新常态、理清新情况、理顺新思路,明确今后的方向,制定发展的目标,研究推进的举措,加快发展、加速赶超、加压奋进,推动*发展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业绩、再铸新辉煌。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人人努力,久久为功,坚定不移地抓好“五件事”:
一、坚定不移地“强产业、强基础”
*过去的优势在产业,现在的不足在产业,未来的希望在产业。*要发展,必须打一场产业振兴的持久战、攻坚战。
第一,工业上要做大集群文章。工业是强县之路、富县之本。今后要从抓点、连线、扩面、健体入手,大办工业,大抓集群,奋力实现“四转”:
一是抓点,就是推动工业企业“做大转好”。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扶持企业发展,我想,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考虑:首先是扶强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基础好、优势足,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比较强,我们在扶持上重点要加快生产要素、优质资源的集聚,支持他们裂变扩张、唱响品牌,走集团化、高端化和大型化的路子,带动全县的相关产业和企业发展。其次是扶大规上企业。对市场大、潜力好、实力强的优质规上企业,要落实好降低企业成本、优化投资环境的各项政策,集中力量在用地、融资、用工等方面予以倾斜,鼓励他们技改扩建、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效益和整体实力。最后是扶优中小企业。对发展前景好、市场活力强、品牌影响大的中小企业,要全面落实扶持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在人才引进、环评审批、项目申报、贴息贷款、技改扩建等方面,提供最大限度、最有力度的支持,通过“保姆式”的服务、“保镖式”的爱护,使中小企业尽快孵化成长为规模企业。
二是连线,就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从我县实际来看,还是要以“七个一”的特色产业为基础,突出抓好医疗器械、钢构网架、文化用品三大产业,推动“升级-转型-发展”,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50亿元。医疗器械产业要有新拓展。要以洪达、益康等骨干企业为龙头,整合隆莱、威敌等相关企业,强化技术研发,提升科技含量,通过管理升级、技术改造、大数据、物联网等方式,推动低端耗材产品向中高端产品升级,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向以“医疗保健、健康服务、医养一体”为主的大健康产业转型。钢构网架产业要有新延伸。要以“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方向,引进高端人才,开发新型产品,加快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运用,推动钢构网架产业向以江联重工、雄宇集团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转型。文化用品产业要有新内涵。要在发展传统制笔业的同时,不断浓厚文化氛围,吸引更多的文化人士参观、创作,并向创意、策划等领域延伸,在推动文化繁荣的同时,带动文化用品产业转型发展。
三是扩面,就是推动新兴产业“培大转强”。新兴产业是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抓好传统产业的同时,发展新兴产业,还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先在对接中引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有规律、有信号、有征兆。在对接引进新兴产业时候,我们必须加强与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必须加强对国家和省市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必须加强对市场需求的调研,做到有的放矢、无缝对接,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引进一批战略新兴项目,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后在引进中培育。出台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新兴产业培育计划,优化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引导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再在培育中壮大。坚持土地要素、金融平台、扶持政策向新兴产业集中,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四是健体,就是推动工业园区“提质转优”。园区是最大的发展项目,也是最佳的发展平台。我们通常讲园区有“规划利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基础设施、土地征用、项目包装、土地清理、功能配套、投融资建设、企业服务”等十个方面的主要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建成18.03平方公里、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的工业园区,关键是要树立“三种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布局合理是园区的重要基石。没有合理布局,就没有有序发展。一方面,要坚持指导性、实用性、科学性、前瞻性相结合,加快编制完善园区规划,实现园区产业规划、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建设规划等“多规合一”;另一方面,要按照园区产业定位,推动工业企业入驻园区,特别是医疗器械、钢构企业,原则上一律落户医科园和温圳园。要充分认识到设施完善是园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园区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的支撑、设施的支持。必须坚持以“配套齐全化、设施完善化”为导向,加快推进路网交通、水电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物流中心、研发中心、企业家服务中心等生活性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要充分认识到集约高效是园区的重要基点。要强化“惜地如金、惜土如金”意识,严格控制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等指标,鼓励企业多建高层厂房、多用地下空间,加大闲置土地清理盘活力度,让有限的空间得到最好发展,宝贵的资源得到永续利用。同时,进一步创新园区运行机制和发展体制,强化园区服务体系和干部队伍建设,落实“一人一企、跟踪对接”的服务机制,让干部职工把园区作为争先创新的擂台、干事创业的舞台、实干创新的平台,增强园区发展活力。
第二,农业上要做足富硒文章。从实际来看,农业发展仍然落后,还要扶持;农业基础仍然薄弱,还应加强;农民致富仍然困难,还需重视。因此,今后发展农业要以“富硒”为统揽,加快建设富硒农业产业园,集中精力抓好“五个一”:
一要盘清一个家底。就是在前期富硒加密调查的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继续深化调查成果,开展土壤、水体、水果、蔬菜、农作物、动植物、中药材等中硒自然分布情况普查,开展地质、地理、地貌、地矿硒资源的筛查,查明家底数,建立硒档案,描绘分布图,为富硒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要浓厚一个氛围。就是在加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报纸、网络、广播、微博、微信等媒体,采取论坛、峰会、座谈、推介等多种方式,宣传推介我县的富硒特色、富硒资源、富硒优势,做到“广泛宣传、广为流传、广而颂传”,为我县富硒产业发展大举声势、大振士气、大造氛围。
三是建好一大载体。就是围绕“生态优先、三产融合”的要求,按照4A景区的标准,加快编制完善富硒产业规划,建设农业种养、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综合服务等四大功能区,建成路网、水电、通讯、标识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的富硒产业园。同时,全力抓好河道疏浚、灌区改造、圩堤加固、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我县农业发展“大汛无忧、大旱无患”。
四是扶持一批企业。一方面,要采取更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敢于拿自己的优势资源,以优引优,以优引强,引进一批知名企业入园兴办、联办、创办加工企业;另一方面,对本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集中资源,整合要素,强化扶持,培育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行业龙头,带动富硒产业发展,提升富硒产业效益。
五是创建一项品牌。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质量的保证书。对我县农产品,如畜牧水产、花卉瓜果、油茶中药等,依托军山湖的品牌地位,依托富硒资源的优势,按照“统一包装、统一检测、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宣传”的要求,进行梳理、包装、提升,统一使用“军山湖富硒”品牌,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探索做响富硒品牌的对策,扩大*富硒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使其“物以‘硒’为贵”、“‘硒’望无限”,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第三,商业上要做好繁荣文章。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重点抓好“四大产业”:
一是主打文化旅游。树立“抓旅游就是抓事业、抓旅游就是抓产业、抓旅游就是抓就业”的理念,挖掘我县的山水资源、文化内涵,从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入手,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与农业农村、工业产业、生态文明融合发展。依托32万亩的军山湖,以品蟹、游湖、养生、休闲为卖点,以亲水、戏水、玩水为亮点,开发水资源,建设水景观,做足水文章,强化水保护,建设绿色生态旅游区;依托现有的文化遗存,整理毛笔、元代酒窖遗址、古战场、古建筑等文化资源,整理中共温圳特别支部、五七干校等红色文化元素,以李渡、文港、温圳重点,建设特色工艺文化旅游区;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