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新就业形态群体工会建设情况汇报
近年来,宜兴市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新就业形态群体建会入会工作,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上级要求
2021年9月,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从夯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组织基础、明确入会路径、创新入会及管理方式、深化维权服务工作、强化工作经费保障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致力于最大限度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织到工会中来。《意见》强调,要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及所属子公司、分公司,以及货运挂靠企业、快递加盟企业、外卖配送代理商、劳务派遣公司等关联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完善组织架构,广泛吸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同时,加强以覆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主的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作为吸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和管理服务的重要载体。此外,要完善“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建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会组织,承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兜底”功能。《意见》指出,要坚持服务先行,打造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体系。包括探索面向货车司机等重点群体的关爱基金和意外伤害险等服务项目,规范和做好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相关工作,推动“司机之家”建设和“会、站、家”一体化建设等,并探索平台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方式方法,有效凝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省总工会基层工作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以新就业形态群体为重点,以服务促建会,扩大工会组织有效覆盖面。
在2022年1月17日召开的无锡市工会基层工作会议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推进会上,无锡市总要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务求实现新突破。要把握新阶段特点,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需求,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要理清组建思路,对不同职业特点群体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因地制宜推行“重点突破、行业覆盖、区域兜底”三位一体立体化组建方式,确保建会有路、应建尽建。
二、进展情况
一是推进“两新”组织工会组建。根据宜兴实际情况,以民办学校和民办医疗机构作为推进重点,通过市、镇两级工会联动推进。全市有54家民办学校通过行业工会、独立工会、工会联合会方式完成工会组建,吸收2351名教职工入会。民办医疗机构职工人数25人以上的公司有8家,职工人数560名,主要涉及宜城街道、环科园、周铁、和桥,已经完成工会组建。
二是推进“八大群体”入会。针对货车司机、快递员、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商场信息员、网约送餐员、房产中介员、保安员等八大群体,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共有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