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重要性可想而知。作为一名材料人,每时每刻都在跟标题打交道,所以自己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标题的文章。
为什么迟迟没有动笔?一是文稿任务多,没有太多时间思考;二是没有太多新观点,写出来也是人云亦云。
后来在一本书中读到一句话:我们以为的质量问题,其实本质上是数量问题。一语惊醒梦中人,写不出高水平的标题,其实还是写得不够、看得太少。如果能把能找到的标题都放在一起,规律可能会自己浮上来。马上开始“三步走”落实:
第一步是近水楼台。利用工作间隙,先把自己这些年写过的、改过的、收藏的标题梳理出来。
第二步是搜索引擎。把网上特别是公众号上关于标题的文章找来,这些都是多年沉淀,省去了很多重复劳动。
第三步是用好契机。党的二十大即将来临,从5月份开始,中宣部就开始了“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发布会”,各省、直辖市和国家部委依次发布十年来的工作成绩。这是一座挖掘标题的大富矿,不能浪费,全部拿来、为我所用。
标题收集好了,“数量”够了,“规律”并没有自己浮上来,但朦胧间已见一鳞半爪。来点跨界思维,去别的赛道看看有没有灵感。
我选择的赛道是“广告文案”,主要基于两点考虑:第一,公文标题本质就是广告,既要吸引“眼球”,更要彰显“意图”;第二,因为自己一直秉持一种理念,最优秀的东西一定诞生于竞争最激烈的行业。标题本身就是一种文案,而广告是商业行为,没有竞争力就是死路一条,所以这里面一定有好东西。
当前广告领域有两大流派:“冲突派”和“符号派”。前者以叶茂中为代表,后者以华杉为代表。
叶茂中的“冲突”理论,核心观点是“矛盾”。他认为营销的本质是洞察需求,而需求则是从冲突中被发现的。比如,同样在购物中心买一条裤子,女人要花3个小时,而男人只肯花10分钟。由此洞察到男装的一个最大冲突:男人不喜欢逛街,但需要足够的日常着装。
正是因为洞察到了这一“冲突”,叶茂中提出了“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的战略。在别的男装品牌拼定位、拼细分、拼专业的时候,海澜之家则致力打造一站式男装购物终端,成为了“男人的衣柜”。写作助手网站(wenmijiayuan.com)免费发布
华杉的“超级符号”理论,就是借助人们本来就记得、熟悉、喜欢的符号,挖掘藏